[發明專利]一種單壟甘蔗收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52765.4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22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申會明;胡明軍;李燊;仇君;黃偉;張章;辛小剛;段月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5/10 | 分類號: | A01D4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蔗 收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收割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單壟甘蔗收割機。
背景技術
隨著糖業的發展,市場對甘蔗的需求逐漸加大。目前國外的大型的甘蔗聯合收割機為成熟的產品,其工作效率高,但僅適應平坦結實且大面積的蔗地使用,同時還需要有良好的交通道路,甘蔗聯合收割機才能夠進入蔗地作業,且其工作時容易壓實地塊,造成蔗地耕作、水保蓄困難,影響甘蔗產量,因此其不能完全適合于我國的蔗田使用。另外,我國甘蔗收獲季節雨水多,聯合收割機雨天地濕工作難度大,故大型聯合收割機目前在我國僅處于示范階段。我國的甘蔗收割主要還是純手工操作或人工操縱電動刀盤作業,其收割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不能穩定地控制對甘蔗的切割高度。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壟甘蔗收割機,從而克服對甘蔗的收割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且不能穩定控制甘蔗切割高度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單壟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式機架,其包括:一安裝座以及與該安裝座連接的扶手;行走輪機構,其包括:一設置于所述安裝座上的驅動件;一與所述驅動件連接的第一變速器,該第一變速器設置有一與所述扶手對應的操縱桿;一對設置于所述安裝座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變速器連接的主動輪;以及一對設置于所述安裝座的底部且與所述主動輪對應的從動輪;以及割蔗機構,其包括:一設置于所述安裝座的前端且與所述驅動件連接的第二變速器;一與所述變速器嚙合的花鍵軸;一固定設置于所述花鍵軸的下端的刀盤;以及一驅動所述花鍵軸上下移動的高度調整機構。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高度調整機構包括:一個一端與所述花鍵軸的上端連接的連接板以及一個活塞桿與該連接板的另一端連接且設置于所述安裝座上的液壓缸。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一撥蔗機構,該撥蔗機構包括:一固定設置于所述安裝座的前端的架梁以及兩個分別固定設置于與該架梁的兩端且向前方延伸的撥蔗側板。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撥蔗側板呈楔形板狀。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變速器及第二變速器分別通過帶傳動與所述驅動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手扶式機架上設置行走輪機構及割蔗機構,其體積較小,重量較輕,適用于國內的蔗田,且其對甘蔗的收割效率高。同時,由于刀盤能夠通過高度調整機構驅動上下移動,其可根據蔗田的地形有效調整對甘蔗的切割高度。本發明還通過撥蔗機構及時把割斷的甘蔗向兩側撥開,方便收割機前進。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種單壟甘蔗收割機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扶手,2-安裝座,3-主動輪,4-從動輪,5-刀盤,6-架梁,7-撥蔗側板,8-第二變速器,9-花鍵軸,10-連接板,11-液壓缸,12-驅動件,13-第一變速器,14-操縱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27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道用雙芯電纜
- 下一篇:一種中埋外旋式電梯井防護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