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及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52133.8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6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龍家杰;魏曉晨;章燕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45/08 | 分類號: | C07C245/08;C09B62/08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楊明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專用 偶氮 活性 分散染料 前驅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及用途,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前驅體的結構及其在專用活性分散染料合成中的應用,屬于染料合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以來,紡織品的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等清潔生產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紡織品的無水染整技術、短流程加工工藝等,對改變我國印染行業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科技含量低的現狀,突破印染行業受排污及用水的瓶頸限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同時也對印染行業的整改升級,以及整個紡織印染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都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其中超臨界CO2流體染色技術就是以CO2流體代替水作為介質,對紡織品進行無水染色的清潔生產技術。在超臨界CO2流體中呈溶解態的單分子染料及CO2介質擴散系數大,能大大縮短加工過程。染色時不用添加分散劑、勻染劑、載體等染色助劑,而且其染色產品不但勻染性好,能達到傳統水浴染色的同等效果,而且染料的吸盡率高。染色完成后,殘余染料呈粉末狀,染料及CO2氣體可回收利用,且染色物呈干燥狀態,無需烘干處理。故與傳統水浴法染色相比,超臨界CO2流體染色技術可節約能量20%,染色速度比水浴快3-6倍,整個加工時間可縮短1-2小時,同時無染色廢水及其它廢棄物產生,徹底實現了紡織品的清潔、綠色、環保化生產加工。
目前,超臨界CO2流體中滌綸等合成纖維采用疏水性的分散染料,進行染色加工已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和初步應用。但由于超臨界CO2流體的疏水特性,其對水溶性強的離子型染料,如活性、酸性等染料則表現出極差的溶解能力;同時對極性較強的天然纖維,超臨界?CO2流體卻不能打開足夠多的纖維大分子鏈間氫鍵,從而阻止了染料向纖維內相中擴散和上染。因而棉、真絲、羊毛等天然纖維及其混紡交織品的超臨界CO2流體染色,目前仍是一個尚待解決的難題。
其中研發具有良好染色性能的活性分散染料,是解決該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可利用分散染料母體具疏水性的特點,來實現染料在超臨界CO2流體中的良好溶解;同時在分子結構上接入具有反應性的活性基,使染料與纖維上的官能團發生反應,從而達到固著的目的。因而,研發超臨界CO2流體中專用活性分散染料或其合適的前驅體,對實現超臨界CO2流體中天然纖維及其混紡交織物的無水生態染色,以及開展傳統印染加工中天然纖維及其混紡交織物的一浴一步染色或同漿印花等短流程加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合成,結構中的氨基反應性強,可用于超臨界CO2流體或傳統印染加工中天然纖維及其混紡交織物的活性分散染料制備的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及用途。利用本發明的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制備得到的偶氮活性分散染料,對棉、真絲、羊毛等天然纖維及其混紡交織品具有很好染色性能,染料向纖維內相中擴散和上染的速度快,染色質量好,制造成本低,采用本發明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所制備得到的偶氮活性分散染料在棉織物上染色后,其各項色牢度均良好。其中耐皂洗色牢度可達到4級,并且在多組分纖維上的沾色較少,干摩擦色牢度一般可達4-5級,耐濕摩擦色牢度也可達3-4級。
本發明的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所述前驅體具有如下結構:???????????????????????????????????????????????
其中重氮組分結構中的偶氮基對位含有吸電子基團硝基(-NO2),鄰位為取代基氯(-Cl),偶合組分結構中含有活性氨基。
進一步的,所述前驅體在二氯甲烷介質中、濃度為3.6×10-5mol?L-1時的特征吸收峰位于300~450nm范圍內。
進一步的,所述前驅體在二氯甲烷介質中、濃度為3.6×10-5mol?L-1時的最大吸收波長為380nm,所述前驅體為黃色。
將上述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用于制備偶氮活性分散染料。
進一步的,將專用偶氮活性分散染料的前驅體用于制備偶氮活性分散染料,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21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信息檢索方法、服務器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多功能流量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