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及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7051.4 | 申請日: | 2014-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8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江濤;張怡;趙新穎;朱陳程;張彬;焦爾;徐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2 | 分類號: | A01K6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明潔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箱 養殖 自動 平臺 系統 操作方法 | ||
1.一種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包括間隔布置在養殖水域上的若干養殖網箱(14)和停泊在養殖水域上的浮體船形投飼平臺(8),
在投飼平臺(8)的矩形船體中央,立式緊密排布若干對料倉(1),料倉(1)頂部的投飼口(101)內配置破袋器(102),投飼口(101)上覆蓋活動的蓋板(103),
每個料倉(1)下方布置一臺螺旋輸送喂料機(3),料倉(1)的錐形底部通過閥門(2)連接螺旋輸送喂料機(3)的進料口,
每對料倉(1)的兩螺旋輸送喂料機(3)對稱布置,每對料倉(1)下方配置一臺閉風器(4),兩螺旋輸送喂料機(3)出料口相對,并共同連接在該臺閉風器(4)的進料口上,
每臺閉風器(4)的下方布置一根風道(10),風道(10)兩端分別連通羅茨風機(5)的出風口和分配器(6)的進料管(12),閉風器(4)的出料口與風道(10)連通,
料倉(1)、螺旋輸送喂料機(3)、閉風器(4)和風道(10)所組成的組件下沉式安裝在投飼平臺(8)船體上,組件下部位于投飼平臺(8)船體甲板下方,
每臺分配器(6)上帶有一根進料管(12)和若干輸料管(11),所有分配器(6)上的輸料管(11)數量之和與養殖網箱(14)的數量相對應,進料管(12)能夠在該臺分配器(6)的不同輸料管(11)之間切換,每次單獨連通一根輸料管(11),
每個養殖網箱(14)的中心處配置一個可水平旋轉的灑料器(7),每根分配器(6)的輸料管(11)分別連接一個灑料器(7),
閥門(2)、螺旋輸送喂料機(3)、閉風器(4)、羅茨風機(5)、分配器(6)和灑料器(7)分別信號連配置在投飼平臺(8)上的接控制臺(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6)呈一中空密封箱體,箱體相對的兩側上分別開孔,其中一側的中心處開設一個進料孔,另一側在以進料孔孔心為中心的圓周上間隔均勻的開設多個出料孔,輸料管(11)一一套裝在出料孔內,
進料管(12)為一根“S”形折彎管,其一端套裝在進料孔內,能夠在進料孔內繞軸線旋轉,端部開口與風道(10)連通,另一端位于分配器(6)的箱體內,端部開口中心位于出料孔中心所在圓周上,進料管(12)每轉動一定角度,就與一根輸料管(11)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料倉(1)頂部,朝向倉內安裝LED攝像頭,LED攝像頭信號連接控制臺(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倉(1)、螺旋輸送喂料機(3)、閉風器(4)和風道(10)所組成的組件下部位于投飼平臺(8)船體甲板下方1~1.4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沿投飼平臺(8)船體長度方向,在料倉(1)船頭、船尾兩側的投飼平臺(8)船體甲板上方、下方分別配置艙室,各層艙室之間通過舷梯相連,
由投飼平臺(8)船頭至船尾,艙室及料倉(1)頂部高度順次降低,
投飼平臺(8)船體甲板上方的艙室為船員生活工作艙室,甲板下方的艙室為船機配置艙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倉(1)船尾側的船機配置艙室沿船體中線分為左、右舷側腔室,
所述羅茨風機(5)沿投飼平臺(8)船體寬度方向布置在右舷側腔室內,其出風口朝向投飼平臺(8)船體的右舷,
分配器(6)安裝在投飼平臺(8)船體的左舷甲板上,
所述風道(10)為“U”形折彎金屬管道,其兩端伸入投飼平臺(8)船體內,分別與羅茨風機(5)和分配器(6)連通,其中間折彎段伸出投飼平臺(8)船體左舷外側,浸沒在養殖水域水面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箱養殖自動投飼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袋器(102)為中間高、端部低的“十”字錐形刀具,其刃口朝上,四個端部固定在料倉(1)的投飼口(101)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70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