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火災緊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4709.6 | 申請日: | 2014-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56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火海;劉建儀;代建偉;李博;李雅穎;劉暢;范鵬飛;常元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B18/02 | 分類號: | A62B18/02;A62B18/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火災 緊急 逃生 微型 防毒面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毒面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應用于火災緊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背景技術
據統計,在住宅火災的非致命受傷者中,42%歸因于單純吸入煙霧,29%歸因于單純燒傷,17%歸因于燒傷和吸人煙霧的聯合作用,其余12%歸因于其他效應。因此,如何過濾有害氣體,減少毒氣吸入成為火災逃生的關鍵。本發明微型防毒面具,就是針對此種情況而研發的。
目前,無論是在現行市場上還是在已經申請專利的發明中,用于火災逃生的防毒面具雖然種類繁多,名目不同,但都存在諸多缺陷。例如專利號為CN202844406U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包含有一個外凸式口鼻罩,在口鼻罩的前部固定有呼氣閥,下部固定有吸氣閥,整體呈“丫”字型結構,因此使得此面具體積較大,攜帶不便,并且由于拐角的存在,使得氣體通過過濾物時不充分,存在過濾死角。又例如專利號為CN101791458A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在使用時把面罩套入使用人的面部時,繩索拉動密封圈可打開或提示打開,但是在慌忙中遺忘操作程序時會使佩戴者終止佩戴過程,這在火災現場中是十分有害的,它沒有實現面具展開、打開密封圈進氣一體化的效果,如果其一出故障,則此面罩無法保證人體的生命安全。因此,針對傳統防毒面具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總結如下:
1.傳統防毒面具體積龐大,在家、工廠、辦公場所等地存放時,儲存點距離日常活動范圍較遠,不易于找出佩戴;
2.傳統防毒面具佩戴方式繁瑣,對于兒童、老年人等,須在成人的幫助下才能正常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正確明白使用方法;
3.傳統防毒面具使用不夠方便,可能在取面具期間已經吸入毒氣、固相顆粒,嚴重時可能已有生命危險的跡象;
4.傳統防毒面具存放時間短,容易受潮、變質,喪失使用功能;
5.傳統防毒面具存在死角,毒氣無法充分通過過濾物,無法達到完全過濾有毒有害氣體的效果;
6.現有的防毒面具,價格偏貴,無法批量購置,并且結構復雜使得各零件之間容易出現配合不穩定的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7.大多數防毒面具不存在制氧裝置,在毒氣較多的情況下,雖然過濾了有害物質,但由于氧氣不足容易導致人體產生缺氧癥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應用于火災緊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應用于火災緊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殼、罩體、過濾系統和鎖緊裝置,所述的外殼包括容器筒、轉筒和頂蓋,所述的容器筒為上開口、具有雙層筒壁的筒體,容器筒的內層筒壁和外層筒壁為同心圓柱型,內層筒壁圍成過濾腔,所述的轉筒為上開口的筒體,轉筒的內徑與容器筒的外徑相配合,轉筒從容器筒的底部套裝于容器筒的外部,且容器筒的筒底A與轉筒的筒底B通過設置于中心處、密封良好的轉動副連接,頂蓋蓋合于容器筒的上部且密封過濾腔;
所述的過濾系統包括上部濾網層、生氧層和下部濾網層,生氧層設置于過濾腔內,位于生氧層的上部的過濾腔內依次設置有通氣軟管和罩體,通氣軟管的一端通過T形截面固定環固定于容器筒的內層筒壁上,通氣軟管的另一端與罩體連接,通氣軟管的外部還套裝有大彈簧,大彈簧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環上,大彈簧的另一端抵壓于罩體上,罩體由頂蓋壓緊于過濾腔內,上部濾網層設置于罩體與通氣軟管之間,上層的濾網層是作為罩體的一部分鑲嵌于罩體中心位置,同時被通氣軟管罩在內部,下部濾網層安裝在生氧層下部的過濾腔內;
所述的鎖緊裝置設置于內層筒壁與外層筒壁之間的環形空間內,鎖緊裝置包括垂直桿和小彈簧,垂直桿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水平桿,垂直桿的中部偏下處與設置于外層筒壁內表面上的支架鉸接,小彈簧設置于垂直桿的下端部,小彈簧一端抵壓于內層筒壁的外表面,小彈簧的另一端抵壓于垂直桿的下端部,內層筒壁與外層筒壁之間沿周向均勻設置有兩個鎖緊裝置,即兩個鎖緊裝置周向彼此間隔180°,外層筒壁上分別設置有與垂直桿的上端水平桿和垂直桿的下端水平桿相配合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的轉筒上設置有與垂直桿的下端水平桿相配合的彈射小孔,所述的頂蓋上設置有用于容置垂直桿的上端水平桿的鎖孔;
筒底A上設置有通氣孔A,筒底B上設置有通氣孔B,轉筒通過轉動副相對容器筒旋轉,當轉筒的彈射小孔與外層筒壁的下通孔對齊時,通氣孔A與通氣孔B連通;當通氣孔A與通氣孔B不連通時,轉筒的彈射小孔未與外層筒壁的下通孔對齊,垂直桿的上端水平桿穿出外層筒壁的上通孔并置于頂蓋的鎖孔內,罩體被頂蓋封蓋于過濾腔內。
所述的頂蓋與內層筒壁的上端面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未經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47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防用雨淋閥的啟閉系統
- 下一篇:口腔呼吸管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