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垃圾填埋場下臥土體局部沉陷及襯墊變形試驗箱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42617.4 | 申請日: | 2014-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4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馮世進;仲秋月;馮東陽;錢軼鈞;陸世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填埋場下臥土體 局部 沉陷 襯墊 變形 試驗 | ||
1.一種垃圾填埋場下臥土體局部沉陷及襯墊變形試驗箱,由豎桿(3)、底部橫梁(4)、短柱(6)、模型箱(8)、升降系統(9)、土壓力盒(24)、應變片(25)和頂部加載系統(27)組成,其特征在于:頂部加載系統(27)由上部橫梁(1)、上部縱梁(2)、縱向連桿(5)、千斤頂(7)、連接件(20)和壓力表(26)組成,上部縱梁(2)兩端與兩根上部橫梁(1)中部以焊接方式相連,上部橫梁(1)和底部橫梁(4)對稱布置,豎桿(3)一端通過連接件(20)和螺栓連接(2)根上部頂梁(1)的端部,豎桿(3)另一端和底部橫梁(4)焊接,組成一個反力式加載框架;千斤頂(7)位于上部縱梁(2)下方,壓力表(26)與千斤頂(26)相連;
模型箱(8)由頂部鋼板(10)、有機玻璃板(11)、背面鋼板(12)、底板(13)和側板(14)連接組成六面體結構,背面板(12)兩側焊接于豎桿(3)上,底板(13)焊接于底部橫梁(4)上,側板(14)兩側焊接于豎桿(3)上,有機玻璃板(11)栓接于豎桿(3)上;其中頂部鋼板(10)不固定在加載框架上、加載時可自由上下移動;
升降系統(9)由升降板(16)、升降板定位板(17)、升降板控制螺桿(18)和螺母(19)組成,升降板定位板(17)和底板(13)通過螺栓連接,升降板定位板(17)位于升降板(16)兩側,底板(13)上設置不同間距的多組螺孔、試驗時通過改變螺孔間距來控制沉陷區寬度,螺母(19)焊接于底板(13)上,升降板控制螺桿(18)穿過螺母(19)并有效支托起升降板(16),升降板控制螺桿(18)不與升降板(16)固定在一起,旋動升降板控制螺桿(18)時,升降板(16)可上下移動;
模型箱(8)內上部用于放置上覆土(21),下部用于放置下臥土(23),上覆土(21)與下臥土(23)之間用于設置各層土工材料(22),所述土壓力盒(24)均勻埋于上覆土(21)中,以確定豎向荷載是否均勻分配到加載面上;應變片(25)粘貼于各層土工材料(22)上,數量和位置視具體情況而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箱,其特征在于背面鋼板(12)留有一個背面窗口(15)以便裝載,試驗時則將背面窗口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箱,其特征在于頂部鋼板(10)的頂面和上部縱梁(2)的底面焊有圓環、用于固定千斤頂的上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箱,其特征在于模型箱(8)的正面是有機玻璃板(11),便于觀察土體變形,有機玻璃板(11)上刻畫水平刻度線,用于觀察襯墊和土體的變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箱,其特征在于兩個升降板定位板(17)的間距由底板(13)上螺孔位置所決定,通過變化所用螺孔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沉降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261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