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41312.1 | 申請日: | 2014-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2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裕泉;王滄;陳大競;陳瑋;潘敏;管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D15/00 | 分類號: | C25D15/00;C25D5/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張慧英 |
| 地址: | 310058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胺 復合 納米 纖維 三維 功能 結構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其特征在于:該薄膜由鉑和聚苯胺復合纖維層層堆積而成,具有孔洞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薄膜的孔徑為100-300納米,纖維直徑約為100-300納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薄膜中的鉑以完全包裹單根聚苯胺纖維的方式存在。
4.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鉑和聚苯胺復合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摻雜苯胺單體溶液的制備:取苯胺單體溶液,加入無機酸作為水解催化劑在低溫下攪拌至溶液重新澄清,制得摻雜苯胺單體溶液;
(2)電化學法制備固化本征態聚苯胺納米纖維:取步驟(1)制得的摻雜苯胺單體溶液進行電化學沉積,以有序納米金電極和鉑電極分別作為正負電極,采用恒電壓方法,調節電化學電壓,在正電極得到固化的本征態聚苯胺;
(3)電化學摻雜制備導電態聚苯胺三維結構納米纖維結構:將步驟(2)制得的本征態聚苯胺在磷酸氫二鈉溶液中恒電壓電化學摻雜10-40min,30-50攝氏度條件下烘干,得到固化的導電態聚苯胺;
(4)電化學沉積法制備鉑和聚苯胺復合的納米纖維三維功能結構薄膜:取氯鉑酸溶解于去離子水中,15-25攝氏度條件下均勻攪拌,再加入醋酸鉛和穩定劑,在室溫條件下磁力攪拌。取制得的混合溶液,以有序納米金電極和鉑電極分別作為正負電極,采用恒電壓方法,調節電化學電壓,在正電極得到鉑和導電聚苯胺復合薄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無機酸為硝酸、硫酸其中的一種或兩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低溫為0-10攝氏度。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調節電化學電壓為-1—-5V。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磷酸氫二鈉溶液的濃度為0.1-0.5mol/L。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烘干溫度最優為40攝氏度。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調節電化學電壓為-3—-1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13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送料切割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銑床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