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防冬小麥根腐病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1285.8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9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清軍;徐翠霞;申瑞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獲嘉縣植保植檢站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B79/02;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538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防 冬小麥 根腐病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冬小麥根腐病防治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預防冬小麥根腐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根腐病中文別名:斑點病、黑胚病、青枯病,拉丁學名:Drechslera?Sorokiniana(Sacc.)Subram.Gain,小麥根腐病主要由黃色鐮孢、尖孢鐮孢、串珠鐮孢、雪腐格氏霉、鏈格孢、葡萄孢菌等真菌引起,是多種菌復合侵染的病害。近幾年小麥根腐病病情加重的原因:
①光照不足、土壤粘性大,水量大、不通風,根部受損傷等都是造成病菌侵入的主要原因。
②種植方式單一,小麥-玉米-小麥,連年重茬導致土壤中致病菌的大量積累。
癥狀:病菌侵染根部,先在芽鞘、幼葉、根冠和地下莖處形成褐色至黑色病斑,逐漸擴大并使之腐爛,發病后根部由淺褐色逐漸變為深褐色,小麥揚花后集中死亡。一般情況下,病菌在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及多種禾本科雜草的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小麥根腐病的初侵染源。小麥生產上近十幾年的耕作制度發生了深刻變化:長期秸桿還田造成土壤殘存病菌逐年增加,多年不深翻耕地,只用淺耙松土,造成土地耕作層變淺(一般15厘米以內),表層土松軟,犁底層堅硬,不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小麥根系最深可達地下3米),造成小麥根腐病在全國各地連年重度發生,在小麥生長后期形成絕癥,減產率一般5%-15%,嚴重可達30%以上。
當前資料上有關小麥根腐病防治方法的缺點是:農業防治方法陳舊、不易操作;化學防治方法效果差、藥劑過時;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方案,只是從某個方面提出防治意見,在農業生產中沒有形成標本兼治解決小麥根腐病的方法。造成近幾年小麥根腐病在各地蔓延擴大,嚴重威脅小麥生產安全的局面。
現有防治方法一、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和栽培防病為主,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措施。①選育抗病品種。②加強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關鍵是適時播種,施足基肥,及時追肥,覆土不宜過深,麥田不連作。③藥劑拌種。用25%粉銹寧或50%福美雙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④藥劑防治。重病年及時噴藥保護,第一次在小麥揚花期,第二次在小麥乳熟初期,藥劑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現有防治方法二、①嚴把種子關。每年種麥所需麥種一定要從遠處無病區調入。②藥劑防治。播種前種子要用藥劑拌種,方法是用種子量0.3%的20%粉銹寧乳油(三唑酮)或0.3%的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0.15%的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拌種,小麥冬前三葉期或越冬后返青至起身期即春澆第一水之前,每畝葉面噴20%粉銹寧乳油100克。③農業防治。播種時一定要將土壤整平、整細,播前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立方米以上或生物有機肥200公斤,并增施硫酸鉀10公斤以上,播種時間掌握在10月1日前后,播種深度3~4厘米左右。小麥收獲后,要將麥根及病殘體充分清除出麥田燒毀,對于用上述措施仍無法控制的病田應及時與豆科、十字花科等非禾本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現有技術的缺點是1、效果差,在生產中只能對紋枯病等一般土傳病害有效,對小麥根腐病基本無效;2、不易操作,與生產實際脫節,沒有實際生產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防冬小麥根腐病的方法,解決了現有的預防冬小麥根腐病的方法不易操作、效果差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將秸稈腐熟劑拌細土撒施到秋季玉米收獲后剩下的秸稈上,等待秸稈完全腐熟;
步驟2:用土壤調理劑拌細土或肥料在小麥整地前均勻撒施田間地表,旋耕整地;
步驟3:用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和蕓薹素內酯對水拌小麥種子后在背陰處晾干備播,在小麥種子外部對種子形成保護層、營養層;
步驟4:對耕地施足底肥,適量增施鉀肥、鋅肥、硼肥、鈣肥,并控制氮肥的用量,施肥后播種;
步驟5: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麥返青期用殺菌劑對準小麥植株根部噴霧,殺滅小麥根腐病菌;
步驟6:在小麥灌漿期用磷酸二氫鉀晶體或腐植酸液肥加蕓薹素內酯對水,進行小麥葉面噴霧,間隔一周再噴一次,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冬小麥種植期根腐病的預防措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獲嘉縣植保植檢站,未經獲嘉縣植保植檢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12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能量雙向流動EPS系統
- 下一篇:螺母自動包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