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定位點篩選方法及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35742.2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987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廖承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茹,黃曉慶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位 篩選 方法 及其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定位技術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定位點篩選方法,以及一種定位點篩選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定位方法中,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的篩選抽稀方法主要有:步長法,線段過濾法,Douglas-Peuker(道格拉斯-普克)抽稀方法等。所有這些方法,都是必須先知道整個定位曲線上的所有的定位點數(shù)據(jù)之后才能進行。
圖1以Douglas-Peuker抽稀方法為例,其基本原理為:
(1)對定位曲線上的首、末點虛連一條直線;對于閉合的定位曲線應該選擇定位曲線的最左側與最右側端點作為首末點。
(2)找出定位曲線上與上述連線距離最大的頂點,判斷所述頂點到所述連線的距離是否大于給定閾值D,若是,則在所述定位曲線上保留該頂點并執(zhí)行步驟(3);
(3)以該頂點為界,將定位曲線分為前后兩個部分,然后重復上述操作;否則,舍去該頂點到首、末點之間所有的中間點;
(4)最后將所述定位曲線上所有的保留點組成新的定位點集,作為所述定位曲線的壓縮結果。
然而,上述方法只能進行靜態(tài)的定位點抽稀,也就是說必須預先知道要抽稀的定位曲線上所有定位點,如果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是動態(tài)增加的,或者后續(xù)的定位點是無法預知的,則無法使用上述方法進行實時的定位點抽稀。
尤其是,如果要在記行駛過程中實時顯示用戶已經走過的路線的軌跡,則可能需要每秒記錄一次其定位點的軌跡,當時間稍長,累積的定位點會非常多,數(shù)據(jù)量非常大,此時,如果不進行定位點的實時動態(tài)抽稀,定位程序的運行會很慢,最終會因為定位點數(shù)據(jù)量太大而使定位程序無法運行。
發(fā)明內容
基于此,針對如何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進行實時動態(tài)篩選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定位點篩選方法,能夠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進行實時動態(tài)篩選,避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增加而導致的數(shù)據(jù)量過大。
一種定位點篩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定位曲線上的待測定位點;
獲取所述待測定位點的上一個定位點與所述待測定位點的連線和所述待測定位點與其下一個定位點的連線的方向角之差為第一檢測角度,并判斷所述第一檢測角度是否小于預設的第一角度閾值;
如果所述第一檢測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閾值,則從所述定位曲線上刪除所述待測定位點。
對應于上述定位點篩選方法,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定位點篩選系統(tǒng),同樣能夠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進行實時動態(tài)篩選,避免定位曲線上的定位點增加而導致的數(shù)據(jù)量過大;
當所述定位曲線上出現(xiàn)新定位點時,進一步獲取當前時刻的所述新定位點,以及所述定位曲線上最新保留的兩個定位點,其中,所述最新保留的兩個定位點包括第一定位點和第二定位點,所述第一定位點和第二定位點沿所述定位曲線的方向依次分布;
獲取所述第一定位點到所述第二定位點的連線和所述第二定位點到所述新定位點的連線的方位角之差為第三檢測角度,判斷所述第三檢測角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三角度閾值;
如果所述第三檢測角度小于所述第三角度閾值,則從所述定位曲線上刪除所述新定位點,否則在所述定位曲線上保留所述新定位點。
一種定位點篩選系統(tǒng),包括:
定位點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定位曲線上的待測定位點;
第一角度檢測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待測定位點的上一個定位點與所述待測定位點的連線和所述待測定位點與其下一個定位點的連線的方向角之差為第一檢測角度,并判斷所述第一檢測角度是否小于預設的第一角度閾值;
篩選模塊,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檢測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閾值,則從所述定位曲線上刪除所述待測定位點;
進一步包括:第三角度檢測模塊;
所述定位點獲取模塊進一步用于當所述定位曲線上出現(xiàn)新定位點時,進一步獲取當前時刻的所述新定位點,以及所述定位曲線上最新保留的兩個定位點,其中,所述最新保留的兩個定位點包括第一定位點和第二定位點,所述第一定位點和第二定位點沿所述定位曲線的方向依次分布;
所述第三角度檢測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第一定位點到所述第二定位點的連線和所述第二定位點到所述新定位點的連線的方位角之差為第三檢測角度,判斷所述第三檢測角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三角度閾值;
所述篩選模塊進一步用于如果所述第三檢測角度小于所述第三角度閾值,則從所述定位曲線上刪除所述新定位點,否則在所述定位曲線上保留所述新定位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57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shù)字數(shù)據(jù)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shù)字計算或數(shù)據(jù)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或系統(tǒng)
G06F19-12 ..用于系統(tǒng)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tài)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wǎng)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wǎng)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wǎng)絡
G06F19-14 ..用于發(fā)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qū)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shù)據(jù)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lián),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fā)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