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34417.4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41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楊興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郎溪縣興貴水產品養殖家庭農場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42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養殖 泥鰍 池塘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
背景技術
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在國內外市場上需求量較大,價格較好,人工養殖利潤高,見效快,養殖前景看好。國內泥鰍的養殖面積為1500萬~200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于江蘇、河南、湖北、山東、安徽和四川等地,養殖模式主要是池塘圍網有土養殖。目前制約泥鰍養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泥鰍生長速度慢,年生長速度很難達到3倍以上;飼料利用率極低,餌料系數一般在4.0~6.0之間,有的甚至高達8.0,嚴重制約了泥鰍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現有技術中,對于泥鰍苗的養殖,存在泥鰍苗死亡率高的問題,細菌性疾病是泥鰍苗死亡的主要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進一步提出一種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其特征在于:經護坡的池塘,面積2000m2~3000m2,長方形,長寬比2:1或3:2,池深80cm~150cm,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30cm;池底向排水口傾斜,并設置與排水口相連的魚溜,魚溜面積為池底的5%,魚溜低于池底30cm,進水口在池埂埂面以下20cm處,池埂埂面寬度150cm,進水口用pvc管材,直徑30cm~40cm,并用密網布制成攔截敵害生物的濾網安裝在管口,排水口設在進水口斜對面池底魚溜底部,排水口靠池埂建造閘閥,設防逃網;
護坡是在原有池塘的邊坡上鋪設防護層,鋪設的防護層從下至上依次包括藥土層、粘土層和淤泥層,藥土層5~10cm,粘土層5~10cm,淤泥層10~20cm,其中,藥土層由20%(質量百分比)的中藥組合物、80%(質量百分比)的粘土混配制成;
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大黃50份、黃芩25份、黃柏15份、苦參13份、生地18份、連翹14份、蛇床子9份。
組成中藥組合物的各原料藥按組份量稱取,并與粘土混配在一起,混合均勻后,即可作為藥土層鋪設;藥土層鋪設好以后,在藥土層表面覆蓋鋪設粘土層,最后在粘土層表面覆蓋鋪設淤泥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的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內鋪設有藥土層,其中混配的中藥組合物可以對泥鰍主要致病菌具有抑殺作用,對泥鰍細菌性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藥土層與粘土混配,接觸到水后,可以將藥效緩慢釋放出來,粘土具有緩釋藥效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一種人工養殖泥鰍的池塘,經護坡的池塘,面積2000m2~3000m2,長方形,長寬比2:1或3:2,池深80cm~150cm,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30cm;池底向排水口傾斜,并設置與排水口相連的魚溜,魚溜面積為池底的5%,魚溜低于池底30cm,進水口在池埂埂面以下20cm處,池埂埂面寬度150cm,進水口用pvc管材,直徑30cm~40cm,并用密網布制成攔截敵害生物的濾網安裝在管口,排水口設在進水口斜對面池底魚溜底部,排水口靠池埂建造閘閥,設防逃網;
護坡是在原有池塘的邊坡上鋪設防護層,鋪設的防護層從下至上依次包括藥土層、粘土層和淤泥層,藥土層5~10cm,粘土層5~10cm,淤泥層10~20cm,其中,藥土層由20%(質量百分比)的中藥組合物、80%(質量百分比)的粘土混配制成;
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大黃50份、黃芩25份、黃柏15份、苦參13份、生地18份、連翹14份、蛇床子9份。
組成中藥組合物的各原料藥按組份量稱取,并與粘土混配在一起,混合均勻后,即可作為藥土層鋪設;藥土層鋪設好以后,在藥土層表面覆蓋鋪設粘土層,最后在粘土層表面覆蓋鋪設淤泥層。
經過驗證,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鋪設的泥鰍人工養殖池塘,可以明顯降低泥鰍患上細菌性疾病的概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郎溪縣興貴水產品養殖家庭農場,未經郎溪縣興貴水產品養殖家庭農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44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