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34038.5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37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蔡燕;何鷗翔;顏星;邵飛;王瑾;鐘志剛;黃繼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翔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43211 | 代理人: | 黃子平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郵件 賬戶 生成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越來越多地和計算機網絡結合在一起。傳統的通信模式開始轉向電子郵件,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郵件服務提供商,比如新浪、搜狐和163等等,幾乎所有的門戶網站都提供了郵箱服務的功能。
新浪、搜狐和163等門戶系統提供的郵箱服務,無論在郵箱申請、郵件發送和接收等功能上,都沒有涉及到用戶實名身份認證。在進行郵箱申請時,用戶只需要填寫郵箱名和密碼就可以,系統只檢測用戶申請郵箱賬號和現有郵箱賬號是否存在同名沖突,郵箱名只要不存在重名沖突,用戶就能申請郵箱成功。系統并沒有為用戶提供實名認證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地在系統內申請到郵箱,缺少產生法律糾紛時直接追責問題的便捷性和實時性。用戶發送郵件時,所有的郵件內容都是以明文的方式出現在網絡環境中,系統內郵件接收方登錄郵箱,也是以明文的方式直接接收郵件,這直接造成了郵件內容的不保密和不安全性。隨著用戶對郵件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需求的日益增強,如何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和隱私保護的網絡服務成為這些IT門戶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現有的電子郵件賬戶不具備實名驗證導致的信息安全性、可靠性不高及追溯性差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包括:
接收注冊請求信息,其中,注冊請求信息包括用于標識用戶身份的用戶個人信息和用于標識用戶身份的第三方證書信息;
比較用戶個人信息與第三方證書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成功則調用社會安全號碼SSN子系統,其中,SSN子系統根據用戶個人信息或者第三方證書信息生成供用戶個人信息對應的用戶登錄的郵件賬戶。
進一步地,第三方證書信息存儲于與掛號電子郵局平臺相獨立的存儲介質內,掛號電子郵局平臺通過通信接口獲取存儲于存儲介質內的第三方證書信息。
進一步地,掛號電子郵局平臺接收的第三方證書信息經第一密鑰加密,掛號電子郵局平臺對接收的密文解密后得到第三方證書信息。
進一步地,SSN子系統生成的郵件賬戶包括:用戶SSN號、用戶郵箱名和安全加密密鑰,其中,安全加密密鑰為用于生成與該用戶唯一對應的數字簽名的加密密鑰。
進一步地,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方法還包括:
將安全加密密鑰轉存至與掛號電子郵局平臺相獨立的存儲介質內。
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電子郵件賬戶生成系統,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系統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注冊請求信息,其中,注冊請求信息包括用于標識用戶身份的用戶個人信息和用于標識用戶身份的第三方證書信息;
比較單元,用于比較接收的用戶個人信息和第三方證書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成功則調用社會安全號碼SSN子系統生成供用戶個人信息對應的用戶登錄的郵件賬戶;
SSN子系統,用于根據用戶個人信息或者第三方證書信息生成供用戶個人信息對應的用戶登錄的郵件賬戶。
進一步地,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系統還包括:
通信接口單元,通信接口單元用于獲取第三方證書信息,其中,第三方證書信息存儲于與掛號電子郵局平臺相獨立的存儲介質內。
進一步地,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系統還包括:
解密單元,用于對經通信接口單元接收的密文解密后得到第三方證書信息,其中,第三方證書信息經第一密鑰加密后傳遞至通信接口單元。
進一步地,SSN子系統生成的郵件賬戶包括:用戶SSN號、用戶郵箱名和安全加密密鑰,其中,安全加密密鑰用于生成與該用戶唯一對應的數字簽名的加密密鑰。
進一步地,該電子郵件賬戶生成系統還包括:
轉存模塊,用于將安全加密密鑰轉存至與掛號電子郵局平臺相獨立的存儲介質內。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翔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翔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40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