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33676.5 | 申請日: | 2014-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20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江海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海瀅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600 江蘇省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墩無 支架 施工 中的 鋼筋 加工 安裝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西部高速公路發(fā)展迅猛,公路建設開始向山區(qū)延伸,而這些地區(qū)山勢陡峭,高差很大,而且場地狹窄,使得在橋梁建設中大量采用高橋墩結構。常用的支架施工需搭設大量的腳手架,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工序復雜、進度緩慢、安全系數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已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包括步驟A:鋼筋按照不同的鋼種、等級、排號、規(guī)格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不得混雜,且應設立識別標志;步驟B:鋼筋表面應潔凈,平直無彎曲,Ⅰ級鋼筋冷彎率不大于2%,Ⅱ級鋼筋冷彎率不大于1%;步驟C:受力主筋和末端彎鉤形狀應符合設計要求;步驟D:縱向主筋采用鐓粗直螺紋套筒連接技術,其連接質量必須滿足《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對已連接的成品應現場取樣檢測;步驟E:受力鋼筋焊接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對于焊接接頭,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同一斷面內接頭數量在受拉區(qū)不能大于50%;步驟F:鋼筋連接處的混凝土保護層應滿足設計要求,且不得小于20mm,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于15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采用的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中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和科學性,與支架施工相比,具有省工、省料、速度快的優(yōu)勢,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又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一種高墩無支架翻模施工中的鋼筋加工與安裝工藝,包括步驟A:鋼筋按照不同的鋼種、等級、排號、規(guī)格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不得混雜,且應設立識別標志;步驟B:鋼筋表面應潔凈,平直無彎曲,Ⅰ級鋼筋冷彎率不大于2%,Ⅱ級鋼筋冷彎率不大于1%;步驟C:受力主筋和末端彎鉤形狀應符合設計要求;步驟D:縱向主筋采用鐓粗直螺紋套筒連接技術,其連接質量必須滿足《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對已連接的成品應現場取樣檢測;步驟E:受力鋼筋焊接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對于焊接接頭,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同一斷面內接頭數量在受拉區(qū)不能大于50%;步驟F:鋼筋連接處的混凝土保護層應滿足設計要求,且不得小于20mm,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于15mm。
上述雖然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海瀅,未經江海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36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以不同顏色的標線作為公路行駛速度標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灌縫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