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道蓋板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33054.2 | 申請日: | 2014-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4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宇龍;孟憲春;尹愛平;彭勇;朱孝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7/06 | 分類號: | F25D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道 蓋板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道蓋板組件。
背景技術
風機是風冷冰箱的核心零部件,如何讓其高效、低噪地工作,是風道設計的重要因素。
現有風機導流罩采用直筒結構且設在風道蓋板的一側。在導流罩的出口,由于氣流主流速度快,方向基本與風筒平行,空氣難以迅速充滿風筒側的空間,從而在該空間內形成沿風筒圓周方向的一圈渦旋,渦旋不停地從氣體主流中帶走能量,并形成回流,造成氣體能量不斷損失,同時渦旋的存在也增加了風筒出口處氣流的擾動,增加了氣體湍流度,從而造成氣動噪音增加。此外,導流罩入口氣流不進行組織,進氣不均勻,導致局部阻力大,同時入口氣流不均勻導致下游導流罩出口的湍流度增加,引起噪音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對氣流進行有序整理、有效抑制渦流規模的風道蓋板組件。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包括:板體,所述板體上具有進風口;和第一導流罩,所述第一導流罩設在所述板體的后表面上且環繞所述進風口,所述第一導流罩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增大。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所述第一導流罩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增大,由于第一導流罩的導流作用,貼近第一導流罩內壁處氣流迅速充滿導流罩附件的空間,有效抑制住渦旋的擴大,大幅減小渦旋的規模,從而減小能量損失和氣流噪音,結構簡單。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風道蓋板組件還包括第二導流罩,所述第二導流罩設在所述板體的前表面上且環繞所述進風口,所述第二導流罩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相對于所述板體前后對稱。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中的任一個的導流罩壁的截面為弧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中的任一個的截面為等腰梯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分別與所述板體焊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與所述板體一體沖壓成型。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的示意圖;和
圖3是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下面參考附圖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包括:板體10和第一導流罩201。
具體地說,板體10上具有進風口101。
第一導流罩201設在板體10的后(即如圖2中所示的箭頭后所指示的方向)表面上且環繞進風口101。第一導流罩201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增大,即喇叭口狀。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風道蓋板組件,第一導流罩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增大,由于第一導流罩的導流作用,貼近第一導流罩內壁處氣流迅速充滿導流罩附件的空間,有效抑制住渦旋的擴大,大幅減小渦旋的規模,從而減小能量損失和氣流噪音,結構簡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所述風道蓋板組件還包括第二導流罩202。第二導流罩202設在板體10的前表面上且環繞進風口101。第二導流罩202的徑向尺寸由前向后依次減小,即喇叭口狀。由此,第二導流罩202對進入進風口101的氣流進行了有效組織,進一步控制了氣流湍流度,進一步減小能量損失和氣流噪音。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第一導流罩201和第二導流罩202相對于板體10前后對稱。第一導流罩201和第二導流罩202可以焊接在板體10上,第一導流罩201和第二導流罩202也可以與板體10一體沖壓成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30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