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處理無線通信中的干擾的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32455.6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38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湯劍斌;王啟軍;王均松;林詠華;王青;李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靜;張亞非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處理 無線通信 中的 干擾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用于在基站處理無線通信中的干擾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中的多路射頻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工作在分配給所述基站的當前工作頻點上,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至少一路射頻通道進行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不同于當前工作頻點;
將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結果報告給資源管理器;以及
響應于資源管理器將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分配給所述基站,通知用戶從所述當前工作頻點切換到所分配的候選頻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至少一路射頻通道進行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包括:將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工作頻點配置為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以及,檢測所述候選頻點的干擾水平。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至少一路射頻通道進行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包括:將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設置為不同于工作在所述當前工作頻點的射頻通道的當前本地振蕩器頻率,以使得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工作在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以及,檢測所述候選頻點的干擾水平。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是由一個工作在與所述當前本地振蕩器頻率不同的頻率上的本地振蕩器提供的。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是通過對所述當前本地振蕩器信號進行頻率合成的方式獲得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路射頻通道的工作頻點是由多載波基站系統提供的,其中,所述多載波基站系統可向所述多路射頻通道提供不同的載波,以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頻點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用至少一路射頻通道進行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是響應于當前工作頻點的干擾水平超過一特定閾值而進行的。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擾水平為干擾和噪聲能量。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擾水平為信干噪比。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何一個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進行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的同時,不中止所述工作在當前工作頻點的多路射頻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服務。
11.一種用于在基站處理無線通信中的干擾的系統,其中,所述基站中的多路射頻通道中的至少一部分工作在分配給所述基站的當前工作頻點上,所述系統包括:
候選頻點檢測模塊,被配置為采用至少一路射頻通道進行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不同于當前工作頻點;
報告模塊,被配置為將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結果報告給資源管理器;以及
用戶通信模塊,被配置為響應于資源管理器將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分配給所述基站、通知用戶從所述當前工作頻點切換到所分配的候選頻點。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所述候選頻點檢測模塊被配置為:將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工作頻點配置為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以及,檢測所述候選頻點的干擾水平。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候選頻點檢測模塊被配置為:將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設置為不同于工作在所述當前工作頻點的射頻通道的當前本地振蕩器頻率,以使得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工作在所述一個或多個候選頻點中的一個;以及,檢測所述候選頻點的干擾水平。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是由一個工作在與所述當前本地振蕩器頻率不同的頻率上的本地振蕩器提供的。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路射頻通道的本地振蕩器頻率是通過對所述當前本地振蕩器信號進行頻率合成的方式獲得的。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多路射頻通道的工作頻點是由多載波基站系統提供的,其中,所述多載波基站系統可向所述多路射頻通道提供不同的載波,以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頻點上。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候選頻點檢測模塊響應于當前工作頻點的干擾水平超過一特定閾值而進行候選頻點的干擾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未經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245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