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走式3D打印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28564.0 | 申請日: | 2014-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9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軼;王永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00 | 分類號: | B28B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東 |
| 地址: | 750021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走 打印 生產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粉末材料成形生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3D打印生產線。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3D打印設備,全部為單體設備且只配備一套成型工作箱。打印完成后,清理工作箱內的成型產品及粉末或余砂要占用大量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設備無法開機運行,設備利用率較低,嚴重影響設備的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行走式3D打印生產線,使其可實現連續3D打印,節省清理成型工作箱的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及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行走式3D打印生產線,包括位置相互對應的打印單元和工作箱,所述打印單元包括整體設置在機架上的料斗、混料罐、鋪粉器及打印頭,混料罐連接在料斗底部,鋪粉器設置在混料罐下方;工作箱上設有升降平臺;所述工作箱至少有兩個,所述機架底部設有行走滾輪,行走滾輪配合設置在軌道上,行走滾輪與行走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當打印單元沿軌道行走時,所述鋪粉器、打印頭與各工作箱的升降平臺位置逐一對應。
本發明工作時,可以將打印單元移動到與任一工作箱相對應的位置,打印材料粉末從料斗中加入,在混料罐中攪拌均勻,然后把攪拌好的粉末送入鋪粉器內,鋪粉器可前后運動,在升降平臺上均勻鋪一層粉末。鋪粉完成后,打印頭按照事先輸入到計算機的打印圖形進行打印,打印頭在初始位置從一端向另一端運行,從噴嘴中噴射出粘結劑,使噴射到粘結劑的粉末固化成型。打印頭打印一層粉末,完成一個打印周期。然后,升降平臺會按照設定的距離下降,鋪粉器和打印頭重復上述步驟進行鋪粉及打印,直至整個砂型固化成型。打印完成后,但因單元可移動到使其他某一工作箱與打印單元位置相對應,再進行3D打印,之前進行打印完成的那個工作箱可進行清理工作,清理工作箱后,得到的砂型可用于金屬澆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行走式3D打印生產線,其改變了現有3D打印設備單工作箱利用率低的現狀,實現了3D打印和清理工作箱同時進行而互不影響,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及打印效率,為3D打印技術應用于產業化提供了一種解決辦法。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軌道呈直線型或環形。直線型及環形的軌道均便于安裝、施工及管理;上述兩種結構,均可保證打印單元和工作箱能相對移動位置,以便將打印完成后的工作箱置換成另一工作箱。
為能將工作箱準確定位,所述工作箱上設有將工作箱固定在打印位置的定位銷。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工作箱進行打印時,對應的升降平臺每次打印后的下降高度為0.2-0.5mm。該下降高度有利于粘結劑將粉末粘結成型,同時,打印的工件精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直線型軌道結構示意圖。
圖3為環形軌道結構示意圖。
其中,1工作箱一,2工作箱二,3升降平臺,4鋪粉器,5料斗,6混料罐,7打印頭,8工作箱三,9定位銷,10軌道,11行走滾輪,12支架,13行走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為行走式3D打印生產線,包括位置相互對應的打印單元和工作箱,工作箱有三個,分別為工作箱一1、工作箱二2和工作箱三8,
打印單元包括整體設置在機架上的料斗5、混料罐6、鋪粉器4及打印頭7,混料罐6連接在料斗5底部,鋪粉器4設置在混料罐6下方;工作箱一1、工作箱二2和工作箱三8結構相同,其上設有升降平臺3;當打印單元沿軌道10行走時,鋪粉器4、打印頭7與各工作箱的升降平臺3位置逐一對應。機架12底部設有行走滾輪11,行走滾輪11配合設置在軌道10上,行走滾輪11與行走驅動電機13傳動連接,通過行走驅動電機13可驅動行走滾輪11轉動,帶動打印單元沿軌道10行走。軌道可如圖2和圖3所示呈直線型或環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未經寧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285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