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25206.4 | 申請日: | 2014-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03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梁剛;梁寶全;劉日堂;李忠;梁程;游澤遠;國三立;蔚鑫棟;張發;張超雄;李少偉;馬占軍;李琳琦;田中亮;田圳;田曉鵬;王鈺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2B1/24 | 分類號: | A42B1/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f sub 氣體 預警 安全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的迅猛發展,變電站中封閉式組合電器設備(使用SF6氣體作為絕緣介質)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變電站中發生SF6氣體泄漏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的保護變電運維人員等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很有必要在可能存在SF6氣體泄漏的地方使用SF6氣體泄漏檢測器,但是,很多時候隨身攜帶檢測器會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旨在解決在變電運維現場不方便攜帶SF6氣體泄漏檢測器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外層為帽體,帽體內側的頂部設置有米字型緩沖帶,帽體內側的兩側設置有緩沖墊,在帽體外側設置有卡槽,SF6氣體泄漏檢測器嵌入卡槽中,報警器安裝在SF6氣體泄漏檢測器上方的帽體上。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外側設置有一周反光帶。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還設置有下巴防護罩,下巴防護罩通過系帶系在帽體底部。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的前面安裝有照明燈。
效果匯總
本發明將SF6氣體泄漏預警器和安全帽有效結合在一起,將SF6氣體泄漏檢測器嵌入卡槽中,并設置氣體泄漏提示音,隨時提醒運維人員氣體泄漏可能造成的危險,提升電網的安全運行管理水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帽體;2、米字型緩沖帶;3、緩沖墊;4、卡槽;5、SF6氣體泄漏檢測器;6、系帶;7、下巴防護罩;8、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的結構,如圖所示,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SF6氣體預警式安全帽外層為帽體1,帽體1內側的頂部設置有米字型緩沖帶2,帽體1內側的兩側設置有緩沖墊3,在帽體1外側設置有卡槽4,SF6氣體泄漏檢測器5嵌入卡槽4中,報警器8安裝在SF6氣體泄漏檢測器5上方的帽體1上。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1外側設置有一周反光帶。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1還設置有下巴防護罩7,下巴防護罩7通過系帶6系在帽體1底部。
進一步,所述的帽體1的前面安裝有照明燈。
本發明將SF6氣體泄漏預警器和安全帽有效結合在一起,將SF6氣體泄漏檢測器嵌入卡槽中,并設置氣體泄漏提示音,隨時提醒運維人員氣體泄漏可能造成的危險,提升電網的安全運行管理水平。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252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