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耳鳴、中耳炎的藥物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21618.0 | 申請日: | 2014-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7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紹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紹禮 |
| 主分類號: | A61K36/28 | 分類號: | A61K36/28;A61P27/1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湯凌志 |
| 地址: | 5354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耳鳴 中耳炎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耳鳴、中耳炎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是耳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尤其是中老年者居多。輕度耳鳴患者尚可忍受,但已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重度耳鳴則會讓患者心神不寧,夜不能眠,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引起耳鳴的原因有許多。如突發性耳疾、神經官能癥、藥物中毒、腎病等均可引起耳鳴并伴有耳聾,根據病因又可分為老年性、中毒性、傳染性、先天性、噪音性等。
目前,國內外治療耳鳴多采用儀器治療、電刺激治療等方法,效果并不明顯,無法根治,且極易影響聽力;治療耳鳴的西藥藥物有許多,但西藥副作用大且費用高,而中藥見效慢,時間較長。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于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異性炎癥太少見,如結核性中耳炎等。一般西醫治療采用消炎、滴鼻、抗菌、脫敏等治療,但對于病情重、病程長且反復發作者,上述方法往往很難奏效,
現在已有治療耳鳴或中耳炎的研究報道,如中國專利CN103705802A,公開了一種治療中耳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應用,該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原料制備而成:露蜂房8-16份、白術12-18份、冬瓜皮50-70份、惹該仁50-70份、蒲公英12-18份、水紅花子8-16份、郁李仁12-18份、龍膽草28-40份、菊花12-18份、甘草12-18份,但該發明只是針對中耳炎,不能針對耳鳴起作用。
綜上所述,研究一種能同時對耳鳴、中耳炎都有良好作用的中藥組合物,即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用于治療耳鳴、中耳炎的藥物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耳鳴、中耳炎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的用量是發明人經過大量實踐總結得出的,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三七12-24份、冰片12-24份、白芷9-21份、蒼耳子9-21份。
優選地,它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
三七15-18份、冰片15-18份、白芷12-18份、蒼耳子12-18份。
更優選地,它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
三七18份、冰片18份、白芷15份、蒼耳子15份。
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的劑型優選散劑、噴劑、滴劑等醫學上可接受的劑型,它們的制備方法、輔料用量按現有常規工藝進行。
本發明還包括上述藥物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耳鳴、中耳炎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組方中:
三七,又名參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味甘;微苦;性溫。歸經:歸肝經;胃經。功能:止血;散血;定痛,散瘀止血,清淤化栓止血,降血壓,消腫止痛。
冰片,別名:龍腦、龍腦香、腦子、冰片、片腦、冰片腦、梅花腦、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脂的加工品,或為樟腦、松節油等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成份:為從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取得的結晶,是近乎純粹的右旋龍腦。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除龍腦外,尚含葎草烯、β-欖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龍腦香醇酮、龍腦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功能主治: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①《別錄》:“婦人難產,取龍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③《海藥本草》:“主內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心,秘精。”④張元素:“治大腸脫。”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熱。”⑦《綱目》:“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通諸竅,散郁火。”⑧《本草備要》:“治驚癇痰迷。”⑨《會約醫鏡》:“治肢節疼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紹禮,未經李紹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216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扣殼體
- 下一篇:一種串聯式混合動力電驅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