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收發模塊、光傳輸裝置以及光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18991.0 | 申請日: | 2014-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9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應振明;林葦杭;林佑隆;王維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25 | 分類號: | H04B10/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發 模塊 傳輸 裝置 以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傳輸裝置,且特別涉及應用于通用串行總線的光傳輸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光傳輸技術的發展,光纖傳輸在傳輸速率、傳輸距離和抗干擾能力上具有相當優勢,因此光傳輸裝置(optical?transmission?device)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由于光傳輸技術的優勢,目前越來越多的應用希望主機(host)和設備(device)能夠連接至光傳輸裝置,使得傳統接口規格,如快速外設元件互連標準(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PCIE)接口規格或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Serial?Bus,USB)版本3.0接口規格等的主機和設備也可以通過光傳輸裝置進行光纖通訊。在光傳輸裝置中,主動型光纖纜線(Active?Optical?Cable,AOC)包括分別位于主機端與設備端的二個電光與光電轉換(electrical-to-optical/optical-to-electrical,EO/OE)處理芯片,藉由主動型光纖纜線,主機與設備不須更換硬件即可進行光纖通訊。盡管如此,現有技術的主動型光纖纜線仍存在許多問題。以支持USB標準的主機與設備為例,當主機與現有技術的主動型光纖纜線連接,而設備未與現有技術的主動型光纖纜線連接時,由于主動型光纖纜線已經與主機連接,主機會認為有設備插入而發出一鏈結訓練序列,以與設備建立連結。但由于設備實際上并未與主動型光纖纜線,而無法回應此鏈結訓練序列。因此主機收不到任何回應,結果導致主機進入失效模式。而為了解除此失效模式,使用者通常必須進行繁瑣的設定或是將主機進行重新開機程序,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再者,即便當主機與設備通過主動型光纖纜線順利建立鏈結后,當其中一個與主動型光纖纜線脫離時,另一個可能無法檢測此脫離事件,其狀態機器(state?machine)可能會運作于不適當的狀態。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主動型光纖纜線以及光傳輸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收發模塊,用以耦接至一設備,包括:一電子信號傳送端,耦接至該設備的一接收端;一電子信號接收端,耦接至該設備的一傳送端;一光信號接收端,耦接該電子信號傳送端;以及一光信號傳送端,耦接該電子信號接收端,當該光收發模塊處于一正常操作狀態時,該光信號傳送端傳送一光信號;其中,當處于該正常操作狀態且該電子信號接收端超過一第一預定時間未接收到任何電子信號,該光收發模塊進入一閑置檢測狀態,使該電子信號傳送端對該設備執行一接收終端檢測,以判斷該設備是否耦接該光收發模塊;其中,當處于該閑置檢測狀態時,該光信號傳送端持續傳送該光信號。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傳輸裝置,耦接于一主機與一設備之間,包括:一第一光纖;一第二光纖;一主機端光收發模塊,包括:一主機端電子信號傳送端,耦接至該主機的一接收端;一主機端電子信號接收端,耦接至該主機的一傳送端;一主機端光信號傳送端,耦接于該第一光纖的一第一端以及該主機端電子信號接收端之間;以及一主機端光信號接收端,耦接于該第二光纖的一第三端以及該主機端電子信號傳送端之間;以及一設備端光收發模塊,包括:一設備端電子信號傳送端,耦接至該設備的一接收端;一設備端電子信號接收端,耦接至該設備的一傳送端;一設備端光信號接收端,耦接于該第一光纖的一第二端以及該設備端電子信號傳送端之間;以及一設備端光信號傳送端,耦接于該第二光纖的一第四端以及該設備端電子信號接收端之間,當該設備端光收發模塊處于一正常操作狀態時,該設備端光信號傳送端通過該第二光纖傳送一光信號至該主機端光信號接收端;其中,當處于該正常操作狀態且該設備端電子信號接收端超過一第一預定時間未接收到任何電子信號,該設備端光收發模塊進入一設備端閑置檢測狀態,使該設備端電子信號傳送端對該設備執行一接收終端檢測,以判斷該設備是否耦接該設備端光收發模塊;其中,當處于該閑置檢測狀態時,且該設備端光信號傳送端持續傳送該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189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拆卸電腦機箱
- 下一篇:兩輪直立自平衡小車的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