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及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17664.3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7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紹國;任永明;劉成勛;劉宏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紹國 |
| 主分類號: | E02D17/02 | 分類號: | E02D17/02;E02D19/18;E02D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止水 開挖 方法 及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及其結構。
背景技術
高層建筑的深基坑,絕大多數的地基基礎設置在地下水位以下,為了達到基礎施工目的,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在建筑地基外進行打井抽水,待抽到水位達到設計標高后,方可開挖施工。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點:
1、根據工程地質勘測報告進行施工,若勘測報告中的地下水位、透水性,表述準確,且打井抽水順利,水量均勻,則方便施工。否則,還要換位打井,補井,通過反復施工,才能達到降水的目的。
2、抽水設備、附件、管線、地面排水溝、電力供應、設備檢修、執勤等工作,都得長期,晝夜堅持到建筑物竣工驗收后,一般工程連續抽水1-2年,甚致數年,造成各種資源損失浪費。
3、按照建筑平面布置,降水漏斗抽取范圍,水面分布,使得建筑物范圍外的其他區域的地下水都被抽空,寶貴地下淡水就白白的無償抽掉,造成經濟和資源浪費。
4、長期大量抽取地下潛水及巖隙水,帶走周圍泥砂、影響周圍建筑物沉降、地面變形開裂,造成嚴重負面影響,造成周圍民生情緒不穩。
5、抽取的地下水又無法重新利用,白白排入江河,泥砂沉入江河底,堵塞滲透水補充地下水的通道。排入江河,進入海洋,導致海平面逐漸增高,海洋島國及海邊城市面臨逐漸淹沒的危險。
6、深基坑抽水后,其周圍的建筑地基空隙增大,承載力降低,還需補救處理地基,增加成本投入,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7、原有的深基坑護壁,不用于止水,起不到保護基坑外的水源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及其結構,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待挖深基坑的范圍進行測量放線;
(2)、沿待挖深基坑的側壁向下打入護壁樁,相鄰的所述護壁樁間隔打入之后,在所述護壁樁的間隔內打入旋噴樁,形成止水連續墻,止水連續墻伸入到基礎設計標高下的持力層內;
(3)、當基礎設計標高下的持力層為透水層,則在基礎設計標高下對持力層進行灌漿或旋噴,在持力層頂部形成止水底板,所述的護壁樁與旋噴樁伸入止水底板內。
所述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4)、將所述待挖深基坑范圍內的土方開挖至所需的高程,挖土的同時進行排水,將開挖處的殘余水降至基礎設計標高之下
(5)、所述止水底板也為不透水層,所述不透水層為持力層,在所述持力層表面開挖排水暗溝,;
(6)、在所述持力層上鋪設砼基礎墊層,砼基礎墊層覆蓋在排水暗溝上方,砼基礎墊層上安裝外墻模板,在外墻模板內側和砼基礎墊層表面敷設防水層;
(7)、在所述防水層表面澆注防水底板和防水墻板。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深基坑止水開挖方法,其優點在于,
因為在開挖土方前先沿待挖深基坑的側壁打入了護壁樁和旋噴樁,護壁樁和旋噴樁間隔打入從而形成環繞待挖深基坑一周的止水連續墻,該止水連續墻可以防止待挖深基坑四周的地下水穿過止水連續墻的墻壁滲透到待挖深基坑內。
由于止水連續墻會伸入到持力層內,當持力層為不透水層時,可以防止不透水層下方的地下水穿過不透水層進入到待挖深基坑內;當持力層為透水層時,需要對持力層的上部進行旋噴或灌漿,以使其成為不透水層,從而防止不透水層下方的地下水穿過不透水層進入到待挖深基坑內。
因此當止水連續墻伸入到不透水層內,從而在待挖深基坑四周及底部形成了一個防止地下水進入到待挖深基坑內的防水結構。
當防水結構完成之后,待挖深基坑內的殘余水主要來自于土方中的地下水,因此在開挖土方的時候需要一邊挖一邊將殘余水通過水泵抽排到深基坑外。
在深基坑土方開挖完成后,不透水層會承受較大的地下水浮力,因此為了進一步防止不透水層下方的水通過滲透進入深基坑內,可以在不透水層表面開挖多條用于排出滲水的排水暗溝,排水暗溝將滲水排放至止水連續墻邊緣然后用水泵抽出,或者排放至設置在深基坑內、且在止水連續墻一旁的殘余水輸導集水坑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紹國,未經劉紹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176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掛裝式施肥回填覆土車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臥式壓鑄機的扣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