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按揉溫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15697.4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58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光侯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光侯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鵬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按揉溫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揉溫灸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一線圈管對一傳導元件加熱,再間接地通過一接觸元件將熱能傳遞至使用者患部上的按揉溫灸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人的生活漸趨豐裕,人們不再如過去僅圖溫飽,而開始重視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但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與步調越來越快,相應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如無法適當地放松身體與情緒,則很容易因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問題,而造成身體上的病痛與不適。因此,許多人會借由按摩或推拿,來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然而,由于按摩完全依靠手部的按揉力道,來刺激人體穴道并調節身體機能,故一般人自行按摩的效果并不明顯。
另,在中醫文化中,“針、灸、藥、罐、推拿”合稱五大療法,其中“炙”代表艾灸療法,其原理是利用熱傳遞,將藥草燃燒后所產生的熱量經由體表導入穴位,借由熱刺激作用,而減輕病痛并激發抗病的能力,故又稱為“溫灸療法”。溫灸療法除了能有效舒緩人體的疲勞外,對于血壓、呼吸、脈搏、心率、神經、血管亦有顯著的調節作用,由于溫灸療法無須如針灸療法般,需以針為媒介刺激體內穴道,故一般民眾的接受度較高,近年來亦逐漸普及于社會大眾。
由于溫灸療法主要是通過熱能,來刺激并激發人體的經絡與穴位,故實際上并無需限定以“燃燒藥草”的方式來生成熱能,目前,市面上已出現了許多溫灸裝置,即能通過電熱方式產生熱能,并供使用者按揉患部,以通過熱力的揮發,達成溫灸、按摩與推拿的療效。請參閱圖1所示,是一種現有技術溫灸裝置1,該溫灸裝置1包括一握持部11、一燈泡熱源單元12及一蓄熱部13,該握持部11為一中空管體,其內設有一燈座110;該燈泡熱源單元12則裝設于該燈座110上,該蓄熱部13則罩設于該握持部11上對應于該燈泡熱源單元12的一端,令該燈泡熱源單元12在通電后,將能投射出光線至該蓄熱部13上,連帶地將熱能傳遞至該蓄熱部13,令使用者能應用該溫灸裝置1,對患部進行按揉與推拿。
然而,無論是前述的溫灸裝置1,抑或是市面上販售的各類溫灸裝置,在實際使用上存在有諸多不便之處,造成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不高,茲分別說明如下:
(1)熱傳遞效果不佳:請參閱圖1所示,該溫灸裝置1是利用該燈泡熱源單元12產生熱能,而該燈泡熱源單元12通電后,會分別產生光線與熱能,意即,該燈泡熱源單元12所接收到的電能,有一大部分被轉換成光線,另一部分才被轉換成熱能,故該溫灸裝置1的轉換效率過低。此外,由于該燈泡熱源單元12與該蓄熱部13間并未相互接觸,故該燈泡熱源單元12所產生的熱能僅能通過輻射(通過光線)或對流(通過空氣)的方式傳遞至該蓄熱部13,在傳遞過程中,熱能將會進一步地被損耗,由此可知,該溫灸裝置1的發熱原理在轉換效率與傳遞效果上皆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2)耗電量大:除了圖1所述的溫灸裝置1外,市面上亦有利用電熱絲或電熱片進行發熱的溫灸裝置,然而,電熱絲或電熱片的耗電功率極其驚人,在使用上過于耗電,故一般使用者的購買意愿并不高,而不易推廣與銷售。
(3)溫度不均勻:由于溫灸療法需要按壓患部一定時間,故“熱能的均勻”與“溫度的高低”將是影響溫灸療效的一大關鍵因素,以圖1所示的溫灸裝置1為例,該蓄熱部13由金屬材質制成,故該燈泡熱源單元12產生的熱能將能迅速地被傳遞至患部,但如此一來,若該溫灸裝置1內的電力控制不穩定,造成產生的熱能過大,則很容易會燙傷使用者,反倒造成傷害;而亦有業者是利用絕緣材料制作溫灸裝置的外殼,但絕緣材料的熱傳導較慢,故很容易造成熱能不均勻或溫度無法長時間保持等問題。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按揉溫灸裝置,不僅能兼顧熱能的傳導及轉換效率,且尚能穩定地輸出熱能,以供使用者進行溫灸療法,即成為本發明在此亟欲解決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時下各類溫灸裝置的熱能轉換、傳遞效率過低,且尚無法穩定保持均勻熱度的問題,發明人憑借著多年的研發經驗,經過不斷地研究、測試與改良后,終于設計出本發明的一種按揉溫灸裝置,期能有效解決前述諸多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光侯,未經陳光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156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醫內科用針灸輔助裝置
- 下一篇:熏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