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新型量子阱結構的LED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07376.X | 申請日: | 2014-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5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羅長得;葉國光;林振賢;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6 | 分類號: | H01L33/06;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903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新型 量子 結構 led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新型量子阱結構的LED,包括襯底和在襯底上形成的外延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延層結構包括有發光層多量子阱,發光層多量子阱的阱層和壘層均由單一組分InGaN、漸變形組分InGaN、臺階形組分InGaN、凹形組分InGaN、凸形組分InGaN、δ型組分InGaN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而成,其中混合量子阱中的In含量,Al含量通過改變In源流量、Al源流量、生長溫度和生長壓力等參數來實現。本發明所提供的LED結構,改善了GaN基LED量子阱中的極化效應,增大了電子與空穴的波函數交疊,從而提升LED的內量子效率,減弱LED在高電流下的efficient droop效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LED的生產技術,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LED量子阱結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Ⅲ族氮化物半導體近年來被大量研究,因其優異的材料特性成為目前主流材料之一,被廣泛地應用于發光二極管(LED)、半導體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等方面。Ⅲ族氮化物半導體 LED是21 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技術照明光源。作為新型高效固體光源,其具有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將是人類照明史上繼白熾燈、熒光燈、高壓氣體放電燈的又一次飛躍。然而隨著正向電流的逐漸增大,LED 的量子效率大幅下降,即通常所指的efficiency droop現象,量子效率下降嚴重阻礙了 LED 在大功率器件方面的進一步發展。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和研究組對此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影響機制,包括:電子泄露、空穴注入效率、極化場、俄歇復合、熱效應、位錯密度、局域態填充效應和量子限制斯塔克效應。
截至目前,仍沒有很有效的方法解決此問題,由于 GaN 薄膜通常是沿著其極性軸c 軸方向生長,GaN 及其合金在〈0001〉方向具有很強的自發極化和壓電極化。這種極化效應在氮化物外延層中產生較高強度的內建電場,引起能帶彎曲、傾斜,使電子和空穴在空間上分離,減少了電子波函數與空穴波函數的重疊,降低輻射復合效率,使材料的發光效率大大降低,故極化效應是主要的影響機制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電子具有較小的有效質量和較高的遷移率,電子可以輕易的越過電子阻擋層所形成的勢壘,到達p 區和空穴發生復合,減小了空穴濃度和注入效率。而空穴具有較大的有效質量和很低的遷移率,電子阻擋層和量子阱壘層也對空穴的注入和傳輸起到的阻礙作用,在 GaN 基材料中,由于 Mg 摻雜劑具有較高的激活能,很難得到較高自由空穴濃度和遷移率的外延片,這樣空穴的注入效率就會大大降低。綜上所述 電子溢出至 p 區和較低的空穴注入效率也是主要影響機制之一。
在此背景下,只有優化量子阱的結構,匹配阱層與壘層晶格常數,降低極化效應,才能增大阱層電子波函數與空穴波函數的重疊,增強空穴在量子阱的遷移率和減弱電子在量子阱中的遷移率,并使得在不同量子阱中能均勻發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困難,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新型LED量子阱結構的GaN基發光二極管及其制作方法,該發光二極管不僅能夠提高器件的發光效率,而且能夠改善器件在大電流下的efficient droop現象。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新型量子阱結構的LED,包括襯底和在襯底上形成的外延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延層結構包括有發光層多量子阱,發光層多量子阱的阱層和壘層均由單一組分InGaN、漸變形組分InGaN、臺階形組分InGaN、凹形組分InGaN、凸形組分InGaN、δ型組分InGaN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而成。
所述的外延層結構包括依次生長的第一緩沖層、本征GaN緩沖層、Si摻雜的n型GaN層、發光層多量子阱、第一p型GaN層、p型電子阻擋層和鎂摻雜P型GaN層,其中第一緩沖層為GaN或AlN緩沖層,p型電子阻擋層為p型鎂摻雜AlGaN層或超晶格層,n型GaN層上設有N型電極,p型GaN層上設有P型電極。
所述的發光層多量子阱中,量子的個數包括2—30個,阱層厚度為1-4nm,壘層厚度為3-3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73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