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自爬模架施工核心筒墻體的方法及所用自爬模架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07287.5 | 申請日: | 2014-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1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袁茂生;袁成;王皓;文超;楊培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E04G11/28;E04G5/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6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爬模架 施工 核心 墻體 方法 所用 | ||
1.?一種利用自爬模架施工核心筒墻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墻體由下至上逐層施工;在施工首層墻體時,預埋第一道預埋組件,并完成首層墻體的澆筑;待首層墻體施工完畢后再施工第二層墻體,第二層墻體上預埋有第二道預埋組件;每套預埋組件上均設有附墻裝置,當第二層墻體澆筑完畢后,在第一和第二道附墻裝置之間安裝導軌,并將模架上的自爬升裝置與導軌連接,通過自爬升裝置實現模架與導軌的交替互爬,模架上設有模板,通過模板逐層完成核心筒墻體的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與導軌的交替互爬過程是:先將模架與附墻裝置固定,通過自爬升裝置將導軌向上提升至上層墻體的附墻裝置,再將導軌與上層墻體的附墻裝置固定;然后解除模架與附墻裝置的固定,再通過自爬升裝置將模架向上提升,并與上層墻體的附墻裝置固定,如此交替實現模架的逐層提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爬升裝置包括與導軌連接的上爬升器和與模架連接的下爬升器,兩個爬升器之間經液壓缸連接;當提升導軌時,下爬升器固定,液壓缸下腔充油,液壓缸的伸縮桿向上伸出,頂著與上爬升器連接的導軌向上移動;當提升模架時,上爬升器固定,液壓缸上腔充油,液壓缸的伸縮桿縮回缸體,拉著與下爬升器連接的模架向上移動;重復上述過程以實現模架與導軌的交替互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上設有掛板,附墻裝置上設有掛板座,模架通過掛板與掛板座固定連接,掛板座上設有鎖銷,以防止掛板從掛板座上脫落;導軌上設有沿長度方向均布的一組防墜擋塊,爬升器上設有棘爪,通過棘爪與防墜擋塊的配合使爬升器只能沿導軌向上滑動,以防止與爬升器連接的模架墜落。
5.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至4所述任一方法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套對稱設置的主承力架(2),兩套主承力架(2)之間設有垂直于墻體(1)的操作平臺(3);主承力架(2)上端與上架體(4)連接,主承力架(2)下端與掛架(5)連接;主承力架(2)一側上部設有掛板(6),掛板(6)與固定在墻體(1)上的掛板座掛接,在掛板(6)同一側的主承力架(2)上設有自爬升裝置,自爬升裝置與導軌(8)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力架(2)上設有用于擺放模板(9)的懸臂(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爬升裝置包括上爬升器(11)和下爬升器(12),上下爬升器之間經液壓缸(13)連接,上下防墜爬升器上均設有棘爪,棘爪與導軌(8)單向滑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8)為工字鋼結構,導軌(8)經附墻裝置(7)與預埋在墻體內的預埋組件連接,沿導軌(8)長度方向均勻焊接有一組防脫擋塊(1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組件包括預埋板(15),預埋板(15)與螺桿(16)一端塞焊連接,螺桿(16)另一端與爬錐(17)小頭端螺紋連接,爬錐(17)大頭端與受力螺栓(18)螺紋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爬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體(4)為多層架體;主承力架(2)、上架體(4)和掛架(5)上均設有防護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728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避讓式液壓懸臂立體車庫
- 下一篇:一種穿墻圓桿快速固定扣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