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05220.8 | 申請日: | 2014-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2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昌宏;陳昱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安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34 | 分類號: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林玖玲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材料 外殼 成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型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演進及網絡的普及,智能型電子產品已成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品,在各式電子產品的高度競爭下,電子產品的外殼除了強度高及重量輕等基本訴求外,外觀和造型更是影響消費者選購的重點項目。通過添加纖維而形成的復合材料有著強度高、質量輕,及可塑性高等特性,因而能滿足上述的需求,所以相當受到業者及消費者的喜愛。
一般復合材料外殼的制造方法是使用熱壓成型,如圖1、2所示,先將一個具熱塑性的熱塑片1置入一個母模21的模穴211中,接著加熱該母模21使該熱塑片1軟化并成可塑狀態,并將一個公模22與該母模21結合,該公模22具有一個與該母模21的模穴211形狀相配合的模塊221。如圖2所示,當施加壓力使該公模22與該母模21結合時,該模塊221會將已受熱而成可塑狀態的熱塑片1推壓成對應該模穴211的形狀,待冷卻后該熱塑片1即硬化成型為一個外殼3并經脫模后取出。
利用前述的方法可制造出一般的復合材料外殼,但此方法尚需第二道工序才能將該外殼3加工出如圖3所示的邊導角31以應用于電子產品上,導致工序增加且成本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二次加工,即能成型出具邊導角的復合材料外殼的方法。
本發明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包含一個備料步驟、一個備置步驟、一個前置步驟、一個成型步驟,及一個脫模步驟。
在該備料步驟中,備妥一個由多個補強層,及多個熱塑性基體疊置而成的基材。在該備置步驟中,備置一個模具,該模具包括一個母模,及一個可與該母模配合使用的公模,該母模具有一個模穴,該公模具有一個底座、一個由該底座延伸且可伸置于該母模的模穴內并供放置該基材的模塊,及一個環設于該公模的底座及該模塊連接處且呈凹陷狀的成型槽,當結合該公模及該母模時,該公模的模塊不與該母模接觸,且該公模及該母模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塑型空間。
在該前置步驟中,將該基材置放于該公模的模塊上方并加熱該公模以使該基材軟化。在該成型步驟中,將該公模與該母模結合,并加壓該母模使該基材被擠壓至該塑型空間內而成型為一個外殼。在該脫模步驟中,待該外殼冷卻硬化后將該公模及該母模分離并自該公模的模塊上分離出該外殼,借此成型的該外殼具有一個殼體,及一個由該殼體延伸且對應該成型槽的形狀的邊導角。
較佳地,前述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其中所述補強層的材質是由玻璃纖維氈及碳纖維中擇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前述的步驟可一次成型出具邊導角的外殼,省去二次加工的工序并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個一般復合材料外殼的制造方法;
圖2是一示意圖,用于輔助說明圖1;
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一般制造方法所成型出的一個外殼經二次加工后的態樣;
圖4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備置步驟;
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前置步驟;
圖7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成型步驟;
圖8是一示意圖,用于輔助說明圖6;及
圖9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所成型出的一個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閱圖4,為本發明復合材料外殼的成型方法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包含依序進行的一個備料步驟41、一個備置步驟42、一個前置步驟43、一個成型步驟44,及一個脫模步驟45。
在該備料步驟41中,請同時參閱圖6,備妥一個由多個補強層,及多個熱塑性基體疊置而成的基材5,該基材5的體積經過精密計算使得該基材5于加工后能滿足凈尺寸成型的要求,由于該計算過程非本發明的標的所在,所以不在此贅述細節,也不應以此為限。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補強層的材質是由玻璃纖維氈及碳纖維中擇一。
參閱圖4及圖5,在該備置步驟42中,備置一個模具6,該模具6包括一個母模61,及一個可與該母模61配合使用的公模62,該母模61具有一個模穴611,該公模62具有一個底座621、一個由該底座621延伸且可伸置于該模穴611內的模塊622,及一個環設于該底座621及該模塊622連接處且呈凹陷狀的成型槽623。當結合該母模61及該公模62時,該公模62的模塊622不與該母模61接觸,且該母模61及該公模62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塑型空間6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安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明安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52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材料三角填充區雙圓弧結構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玻璃鋼溝渠制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