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碳能水溶肥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02087.0 | 申請日: | 2014-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4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銘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銘強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碳能水溶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蔬種植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應用于果蔬的肥料,具體涉及一種不挖坑、隨水沖的果蔬基肥。
背景技術:
合理施肥能調節果蔬長勢,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調整和預防大小年,提高產量,增進品質,是農場管理的重要環節。開春后,果蔬追肥應以速效肥為主,這樣可以及時補充基肥,解決肥效慢的不足,滿足果蔬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要。
通常果樹追肥有四個時期:
一、花前追肥。果樹萌芽前后到開花以前進行第一次追肥,此期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硼肥。這次追肥能保證果樹萌芽和花期一致,促進果樹枝葉的生長。
二、花后追肥。果樹落花后進行第二次追肥,仍應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的磷肥和鉀肥,如需要時還可配合施用鐵、鈣、鋅或稀土微肥。這次追肥可減少果樹的生理落果,促進花芽分化。
三、果實膨大及花芽分化期追肥。第二次追肥后1個月進行第三次追肥,應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幼樹未停止生長時,應控制氮肥的用量,這次追肥可加速果實膨大,促進種子發.育,增加產量;同時能促進果樹的光合作用,改善果實品質。
四、果實著色期追肥(第三次追肥后1個月進行第四次追肥。仍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這次追肥可以加速果實膨大,增加果實內的含糖量,提高果品產量和品質。促進花芽分化,恢復樹勢,保證果樹枝條成熟。
由此可見,果蔬在生長期間需要多次施肥,目前的施肥方式都是人工在果蔬根旁邊挖開泥土,然后將肥料施入,這樣的施肥方式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容易傷害果樹的根系,另外,目前的肥料養分容易流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碳能水溶肥,它利用黃腐酸鉀和生物有機碳富含碳、氫、氧和強吸附功能,與氮、磷、鉀有機地結合為六大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極大地提高了各種養分利用率,用量少、效果好。遇水能迅速粘附并與土壤有機融為一體,果蔬施基肥時不需挖坑、隨水沖施,養分不易流失,省工省力。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的質量比配方組成為:黃腐酸鉀30-60%、生物有機碳5-25%、磷酸二氫鉀5-25%、硫酸鉀4-15%、尿素5-25%。
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為:
(一)、原料準備:黃腐酸鉀、生物有機碳、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粉劑、尿素,需符合食品級標準,水溶性達95%以上;
(二)、尿素粉碎:按工藝要求將尿素粉碎為200目粉末;
(三)、黃腐酸鉀研末:按工藝要求將黃腐酸鉀研成200目粉末;
(四)、生物有機碳提取:按工藝要求將腐殖酸通過生物活化技術,提取出粒徑為1-3微米的水溶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粉末;
(五)、配料、混勻:將黃腐酸鉀粉末、生物有機碳、尿素粉末、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粉末按比例混勻;
(六)、計量、包裝:自動計量、包裝;
(七)、檢測:金屬等異物檢測,去除不合格產品;
(八)、成品:入庫。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遇水即溶:遇水迅速溶解,有效釋放松土、肥田、增產和提質功效。
2、保水保肥:優化多聚合因子,將水、土、肥迅速粘結為一個個有機膠狀顆粒,養分和水分不易損耗,無需擔心肥水流失問題。
3、控旺促花:碳/氮比自主調節功能,讓花芽更多更飽滿、枝梢更壯更中庸,還能使蘋果等仁果類果樹葉芽自然轉變為花芽。
4、超能環保:直接為植物提供能量和多種養分,疏松土壤、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長期施用還可降解土壤中殘毒成分,10公斤綜合功效遠大于40公斤復合肥+40公斤有機肥。
5、菜香果甜:獨特的天然芳香有機營養,讓菜更香果更甜,農產品更健康。
6、速效長效:用后10天左右開始葉大果紅,肥效長達120天左右。
7、果大芽飽:落葉果樹秋季、常綠果樹采前施入:當年果實增大增紅增亮,來年(或下批)花芽分化飽滿
8、抗凍抑病:顯著提高花果期抗凍能力,有效抑制根腐、黃葉等病害發生。
9、松土生根:有益菌群進入土壤后,迅速膨松土壤,促進新根發育。
10、三省一高:省工、省肥、省錢、投入產出比高,不需挖坑、隨水沖施,更適合滴灌等機械化操作。
11、適用廣泛:適用于各種土壤。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的質量比配方組成為:黃腐酸鉀45%、生物有機碳15%、磷酸二氫鉀15%、硫酸鉀10%、尿素15%。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制備工藝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銘強,未經張銘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20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