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在制備抗補體藥物中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01405.1 | 申請日: | 2014-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78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志紅;陳道峰;杜冬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11 | 分類號: | A61K31/11;A61P37/02;A61P19/04;A61P19/02;A61P29/00;A61P11/00;C07C45/78;C07C47/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吳桂琴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倍半萜類化合物 制備 抗補體藥物 大環 石油醚萃取 乙醇提取物 補體系統 經典途徑 旁路途徑 中藥制藥 紫花地丁 新用途 堇菜科 補體 全草 疾病 治療 | ||
本發明屬中藥制藥領域,涉及式I的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在制備抗補體藥物中的新用途。本發明從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離得到3個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并證實對補體系統經典途徑和旁路途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發明的倍半萜類化合物可制備抗補體藥物并進一步制備治療與補體相關疾病的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制藥領域,涉及紫花地丁中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在制備抗補體藥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術
補體系統的過度激活會引發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種重大疾病。抗補體藥物研究是世界藥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然而目前對此類疾病尚缺乏較為理想的治療藥物,臨床實踐中急需高效、低毒、專一的新型補體抑制劑。近年來從天然產物中研究開發補體抑制劑越來越受到本研究領域的關注,所述天然產物其具有成本低、毒性低等特點,國內外學者已從包括海洋生物等在內的多種天然產物中分離得到大量的具有補體系統抑制作用的單體化合物,為抗補體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中藥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其性苦、辛、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用于黃疸內熱、疔瘡腫毒、喉痹腫痛等癥的治療。前人對紫花地丁的藥理研究僅集中抗病毒和抗菌等方面,化學成分研究發現了一些黃酮類、香豆素類、生物堿類和環肽類化合物,但迄今為止尚未從中發現具有補體抑制作用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補體活性的物質,具體涉及紫花地丁中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尤其是紫花地丁中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地丁素C(yedoensin C,1)、madolin W(2)和aristoyunolin E(3)。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紫花地丁中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在制備抗補體藥物中的用途。
本發明應用現代藥理篩選方法,對分離得到的物質進行抗補體活性評價研究,從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離得到3個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物質并證實對補體系統經典途徑和旁路途徑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本發明的活性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具有式I的化學結構:
本發明所述的大環吉馬烷型倍半萜類化合物為地丁素C(yedoensin C,1)、madolin W(2)和aristoyunolin E(3)。其中,各取代基及化合物名稱如表1所示。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14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