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暗排結構及其除澇作用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01037.0 | 申請日: | 2014-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53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麗;瞿興業;韓松俊;焦平金;陶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B11/00 | 分類號: | E02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結構 及其 作用 設計 方法 | ||
1.一種新型暗排結構,包括暗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所述暗管底部至耕作層底部開挖的反濾槽,所述反濾槽內填有工程濾料;所述工程濾料與回填原土后構成耕作層的接觸面上鋪有反濾防護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濾槽的寬度為20cm-4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濾料為砂礫石濾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濾防護層為土工布。
5.一種暗排結構除澇作用的設計方法,包括:
(1)計算在規定的時間內由降雨所產生的總排澇模數mw;
(2)計算由暗管承擔的地下排澇模數md;
(3)從(2)中地下排澇模數md中扣除稻田適宜滲透率的最大值,得到凈地下排澇模數md凈;
(4)從(1)中總排澇模數mw中扣除(3)中凈地下排澇模數md凈得到由明溝承擔的地表排澇模數ms。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暗排結構除澇作用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mw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R為一次降雨所產生的設計徑流水深,單位mm;t為時間,單位:d;mw單位為m/d;
所述R的計算公式為:
旱作區:R=aP;
式中,α為旱作區徑流系數;p為設計降雨,單位mm;
水稻區:R=P-h田蓄-E-S;
式中,p為設計降雨,單位mm;h田蓄為水田滯蓄水深,單位mm;E為排澇歷時t內的水田騰發量,單位mm;S為排澇歷時t內的水田滲漏量,單位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暗排結構除澇作用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地下排澇模數md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b為暗管間距,單位m;qd為單長暗管的排水滲流量,單位m2/d;
所述qd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k為含水層的平均滲透系數,單位:m/d;H-Hd為作用水頭,單位m;Φ為滲流阻抗系數;
所述H-Hd的計算公式為:
H-Hd=h+ΔH
式中,h為暗管中心的埋深,單位m,ΔH為地面積水層厚度,單位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103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