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段酸浸取高爐渣回收鋁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00999.4 | 申請日: | 2014-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79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翔 |
| 主分類號: | C22B7/04 | 分類號: | C22B7/04;C22B21/00;C21B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008 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段酸浸取高 爐渣 回收 方法 | ||
1.一種多段酸浸取高爐渣回收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多段酸浸取工序和分離回收鋁工序:
1)、多段酸浸取工序:
1-1、粉碎、磁選:將高爐渣磁選、干粉碎至細度高于200目的高爐渣粉;
1-2、一段酸浸取及浸取渣洗滌:將高爐渣粉按1:13-18的固液比加入濃度大于35%的濃鹽酸中,常壓下攪拌,嚴格控制溫度在73℃以下,待料液呈透明質感, 由稠變稀后,保持溫度及攪拌0.5小時以上,即反應合格;過濾,得一段酸分解液,用于二段酸分解;濾渣洗凈、干燥、粉碎即為白炭黑;
1-3、二段酸浸取及浸取渣洗滌:將一段酸分解濾液補充氯化氫至鹽酸濃度大于35%,按1:13-18的固液比加入高爐渣粉,常壓下攪拌,嚴格控制溫度在80℃以下,待料液呈透明質感, 由稠變稀后,保持溫度及攪拌0.5小時以上即反應合格,過濾得二段酸分解液,用于三段酸分解;濾渣洗凈、干燥、粉碎即為白炭黑;
1-4、末段酸浸取及浸取渣洗滌:將二段酸分解濾液補充氯化氫至鹽酸濃度大于35%,按1:13-18的固液比加入高爐渣粉,常壓下攪拌,嚴格控制溫度在85℃以下,待料液呈透明質感, 由稠變稀后,保持溫度及攪拌0.5小時, 即酸浸取反應合格,通入氯氣,控制溫度40-90℃,至亞鐵含量低于10mg/l,過濾得酸浸取完成濾液和濾渣,酸浸取完成濾液用于鈣及鎂、鋁、鈦、鐵、釩、鉻、錳分離回收;濾渣洗凈、干燥、粉碎即為白炭黑;
2)、分離回收鋁工序:
2-1、氧化鎂調漿懸浮:將氧化鎂與水按1~2:1的固液比濕磨,并通過細度為100目以上的標準篩,維持攪拌,以保證氧化鎂呈細顆粒懸浮漿狀,備用;
2-2、氫氧化鋁晶種制備:將氯化物溶液加入反應釜中,開動攪拌,加入氧化鎂懸浮漿,進行中和反應,至pH在3.8~4.0之間,停止加入氧化鎂懸浮漿,繼續攪拌15min以上后,檢查pH,應在3.8~4.0之間,否則,用MgO或氯化物溶液調整;將物料升溫至80℃以上,當物料呈透明膠狀后,停止攪拌,保溫1~3天,期間,每過3~5小時開動攪拌,攪勻一次,透明膠狀物料產生沉淀,檢查上清液中Al3+濃度,小于100mg/l,停止保溫,冷卻至常溫,攪勻備用;
2-3、氫氧化鋁沉淀:將氯化物溶液加入反應釜中,開動攪拌,緩慢均勻加入氧化鎂懸浮漿,進行中和反應,至pH大于3.0,按氯化物溶液中Al的化學計量的5~10%,加入氫氧化鋁晶種,繼續緩慢均勻加入氧化鎂懸浮漿,至pH在4.0~4.3之間,停止加入氧化鎂懸浮漿,繼續攪拌15min以上后,檢查pH,應在4.0~4.3之間,否則,用MgO或氯化物溶液調整;
2-4、陳化、過濾、洗滌:將物料升溫至85℃以上,保溫攪拌0.5~2小時;趁熱將物料過濾,濾液用于分離回收鎂、錳、鈷、鎳、鈣其他元素,濾餅均勻分散于洗滌水中,再過濾,用自來水洗滌濾餅至洗液中Cl-濃度小于1g/l,干燥粉碎,即為氫氧化鋁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酸浸取高爐渣回收鋁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多段酸浸取工序和分離回收鋁的工序之間,還包括萃取Fe+++、V+5的工序和萃取Ti+4的工序:
配制萃取Fe+++、V+5的萃取劑:乙酸異戊脂: 甲苯:二甲苯=2:0.8~1.2:0.8~1.2
萃取Fe+++、V+5:以O/A=1:0.8~1.2的相比, 經5級萃取,萃余液中Fe﹤8mg/l,去萃取Ti+4;
反萃:有機相可不經洗滌,直接以1~3%的稀鹽酸,以O/A=10:0.8~1.2的相比,經4級反萃,得含Fe為25g/l的反萃液,去Fe、V回收,反萃后的有機相可直接返回萃??;
配制萃取Ti+4的萃取劑:磷酸三丁脂:200#溶劑油: 甲苯:二甲苯=4:2.8~3.2:1.4~1.6:1.4~1.6;
萃取Ti+4:以O/A=1:0.8~1.2的相比, 經5級萃取,萃Ti余液中Ti﹤10mg/l,去萃取過量的鹽酸;
反萃:有機相可不經洗滌,直接以9-12%的稀鹽酸,以O/A=10:0.8~1.2的相比,經4級反萃,得含Ti>120g/l、含Fe﹤15mg/l、含V﹤20mg/l的反萃液,去水解,反萃后的有機相可直接返回萃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翔,未經李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099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