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軌跡估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97967.3 | 申請日: | 2014-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4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勝雲;莊庚翰;潘仁杰;周信國;許育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田景宜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跡 估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觸控判斷機制,尤其是有關于一種觸控軌跡估算方法。
背景技術
對一個觸控裝置來說,能讓使用者的觸碰動作精確的反應在操作系統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目前最常用的一種增加觸碰精確度的方式是利用權重來計算觸碰的位置。如圖1A所示,當觸控物(例如觸控筆或手指)按壓在熒幕上而導致在掃描線Xn-1、Xn與Xn+1上分別產生按壓數據Dn-1、Dn與Dn+1的時候,會采用以下的權重計算方式而得到觸控物的精確位置P1:
P1=(Dn-1*Xn-1+Dn*Xn+Dn+1*Xn+1)/(Dn-1+Dn+Dn+1)
藉由這樣的權重計算,可以增加對于觸控物實際位置掌控的精確度。然而,這個方法在使用于觸控區域邊緣的時候卻會產生另一種問題。
如圖1B所示,假設觸控物位于觸控區域的邊緣,且其與掃描線Xn-1、Xn及Xn+1的相對位置不變。另再假設由于觸控物位于觸控區域的邊緣,因此掃描線Xn-1并不存在。如此一來,采用原本權重計算方式而得到的觸控物的精確位置P2就會變成:
P2=(Dn*Xn+Dn+1*Xn+1)/(Dn+Dn+1)
很明顯的,若采用上述的方式來計算觸控物的精確位置,那么最極端的狀況就是使精確位置P2落在掃描線Xn上。而在使用者觸碰到掃描線Xn到觸控區域邊緣的那一個區域,如圖1C所示的區域A1,的時候,操作系統就無法做出相對的反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軌跡估算方法以彌補上述操作系統無法做出反應的缺陷。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控軌跡估算方法適于估算因移動觸控物而產生的觸控軌跡。此觸控軌跡估算方法在第一區域中取得連續出現的多個原始觸控點,接下來再根據原始觸控點中相鄰二者的位置差異以及感測時間間隔,計算原始觸控點的平均延伸速度。最后則根據平均延伸速度來判斷是否延伸觸控軌跡。
本發明根據觸控點的延伸速度而判斷是否需要主動延伸觸碰軌跡。藉此,觸控軌跡的變化可以被適當地延長以彌補原本系統無法于觸控面板邊緣對觸控事件做出反應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A為現有技術于觸控區域中心以權重方式計算觸碰物位置的能量-位置方塊圖。
圖1B為現有技術于觸控區域邊緣以權重方式計算觸碰物位置的能量-位置方塊圖。
圖1C為現有觸控區域及系統無法反應的邊緣區域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軌跡估算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及觸控點位置的關系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內容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橫向(X)座標軸轉換的關系曲線圖。
圖6為圖3所示的內容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7A為圖2的步驟S204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7B為圖7A的步驟S704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7C為圖7A的步驟S714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
A1:區域????????????????????????????????D、E、Xmax:數值
Dn、Dn+1、Dn-1:按壓數據?????????????????P1、P2:精確位置
S1:第一區域????????????????????????????S2:第二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979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舊橡膠再生利用設備之進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中空玻璃鋁間隔條R角彎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