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家裝板材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96233.3 | 申請日: | 2014-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8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慶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長市蘇歌電器有限公司;朱慶齡 |
| 主分類號: | B21D5/06 | 分類號: | B21D5/06;B21D37/10;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劉勇;楊靜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板材 生產工藝 | ||
1.一種家裝板材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將木板加工成預定形狀,木板至少具有四個平面,分別定義為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第一平面與第三平面相對,第二平面與第四平面相對,第一平面與第二平面、第二平面與第三平面、第三平面與第四平面、第四平面與第一平面相鄰并且任意相鄰兩個平面之間的夾角都為90度;
S2、將金屬薄板加工成預定形狀,然后對金屬薄板進行三次沖壓彎折形成彎折薄板,彎折薄板具有四個平面和一個弧面,分別定義為第五平面、第六平面、第七平面、第八平面和弧面,具體包括:
S21、將金屬薄板放置在V型彎折模具上進行第一次沖壓彎折,然后將金屬薄板水平轉動180度,再將金屬薄板放置在V型彎折模具上進行第二次沖壓彎折;
其中,所述V型彎折模具包括第一下模和第一上模,第一下模上開設截面為V型的折彎槽,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之間的夾角R1<90度,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相對于垂直平面對稱布置,在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匯底部向下開設一道變形緩沖槽;第一上模下端形成截面為V型的折彎頭,折彎頭的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之間的夾角R2=R1<90度,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相對于垂直平面對稱布置;
經過第一次沖壓彎折形成第一折痕Z1,第一折痕Z1兩側形成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第五平面與第六平面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經過第二次沖壓彎折形成第二折痕Z2,第二折痕Z2兩側形成第七平面和第八平面,第七平面和第八平面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
S21、將金屬薄板放置在方形彎折模具上進行第三次沖壓彎折;
其中,所述方形彎折模具包括第二下模和第二上模;在第二下模上設有折彎方槽,折彎方槽是由一個底面和兩個側面圍成的開口槽,兩個側面垂直設置,沿兩個側面向下在底面上分別開設一道緩沖槽,兩道緩沖槽之間的底面形成承載面,承載面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第二上模的下端形成折彎模頭,折彎模頭的下端面為沖壓面,沖壓面為向上凹陷的弧形面,沖壓面的弧形形狀與承載面的弧形形狀相匹配;
經過第三次沖壓彎折形成第三折痕Z3和第四折痕Z4,第三折痕Z3和第四折痕Z4之間形成弧面,第三折痕Z3兩側的第六平面與弧面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第四折痕Z4兩側的第八平面與弧面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
S3、在S1木板中四個平面的一面或多面的外表涂膠,和/或,在S2彎折薄板中四個平面和一個弧面的一面或多面的內表涂膠;
S4、將S1中的木板放置在S2中經過三次沖壓彎折形成的彎折薄板中,其中,木板的第一平面與彎折薄板的弧面接觸并將彎折薄板的弧面壓平與第一平面貼合,弧面壓平之后形成第九平面,彎折薄板的第六平面和第八平面分別與木板的第二平面和第四平面貼合,彎折薄板的第五平面與第七平面都與木板的第三平面貼合,第五平面與第七平面的寬度之和不大于第三平面的寬度;保持預定時間之后膠粘固定形成家裝板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裝板材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1中木板為實木板或者復合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裝板材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2中金屬薄板為不銹鋼薄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長市蘇歌電器有限公司;朱慶齡;,未經天長市蘇歌電器有限公司;朱慶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9623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