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芳基氧氮雜卓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95596.5 | 申請日: | 2014-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6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鄒永;張恩生;王德建;魏文;陳愛民;徐田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67/18 | 分類號: | C07D267/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曄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芳基氧氮雜卓 酮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N-芳基氧氮雜卓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5-芳基-7-甲氧羰基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苯氮雜卓類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苯并七元含氮雜環化合物,相關結構類型廣泛見諸于藥物及生物活性分子之中。例如:卡馬西平(化學名為5H-二苯并[b,f]氮雜卓-5-甲酰胺),是一種廣譜抗癲癇藥,具有抗癲癇、抗狂躁的作用;卡馬西平通過激活外周苯二氮卓受體、阻斷鈉通道而產生抗癲癇作用,用于苯妥英鈉等其它藥物難以控制的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1,31(7):580-584)。奧卡西平為卡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其臨床用途與卡馬西平類似,對于小兒癲癇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合成化學,2004,12(6):544-544)。二苯并[b,f][1,4]氧氮雜卓-11(10H)-酮為苯氮雜卓類的一個結構類型,此類化合物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例如化合物Ⅰ為組蛋白脫乙酰化酶抑制劑,具有抗惡性細胞增殖的活性(ACS?Med.Chem.Lett.,2010,1,411-415)。本發明所述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為二苯并[b,f][1,4]氧氮雜卓-11(10H)-酮的氮氧原子的位置異構體,同屬苯并七元含氮雜環的結構類型,但該類化合物的合成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填補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空白,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反應時間短、高效的5-芳基-7-甲氧羰基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N-芳基氧氮雜卓酮類化合物,其化學名稱為5-芳基-7-甲氧羰基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結構式為式1:
上述5-芳基-7-甲氧羰基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3-脫氫莽草酸甲酯(結構式2)與芳基胺類化合物(結構式3)在有機溶劑A、催化劑1及微波條件下發生縮合、異構化及脫水反應,得到N-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結構式4);
(2)繼續加入鄰鹵代苯甲酸(結構式5)、堿2和催化劑2,微波條件下反應,然后冷卻、抽濾、重結晶,得到N,N-二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結構式6);
(3)在有機溶劑B中,N,N-二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在催化劑3及堿3的作用下發生分子內酯化反應環合得到5-芳基-7-甲氧羰基二苯并[b,e][1,4]氧氮雜卓-11(5H)-酮類化合物(結構式1)。
結構式1、3、4、6中,取代基R包括但不限于:H、CH3、OCH3、F、Cl、Br、NO2及取代苯基。結構式5中,取代基X為鹵原子。
所述3-脫氫莽草酸甲酯,是一種從可再生天然資源莽草酸制備得到的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參見文獻(化學通報,2011,74(6):534-538)。
所述芳基胺類化合物是無取代、單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伯胺類化合物;取代基包括但不限于:H、CH3、OCH3、F、Cl、Br、NO2及取代苯基。
步驟1中,芳基胺類化合物與3-脫氫莽草酸甲酯的摩爾比為1.0∶(1.0~1.2),優選摩爾比為1.0∶1.1。芳基胺類化合物與催化劑1的摩爾比為1.00∶(0.05~0.10),優選摩爾比為1.00∶0.05。
步驟2中,N-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與鄰鹵代苯甲酸的摩爾比為1.0∶(0.9~1.1),優選摩爾比為1.0∶1.0。N-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與催化劑2的摩爾比為1.0∶(0.1~1.0),優選摩爾比為1.0∶0.2。鄰鹵代苯甲酸與堿2的摩爾比為1.0∶(2.0~4.0),優選摩爾比為1.0∶3.0。
步驟3中,N,N-二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與催化劑3的摩爾比為1.0∶(0.5~2.0),優選摩爾比為1.0∶1.0;N,N-二芳基取代的鄰氨基酚中間體與堿3的摩爾比為1.0∶(2.0~4.0),優選摩爾比為1.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未經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955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