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裂解汽油加氫精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93225.3 | 申請日: | 2014-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70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季靜;柴忠義;紀玉國;張富春;任玉梅;杜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45/36 | 分類號: | C10G45/36;B01J2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劉華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裂解 汽油 加氫精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催化加氫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裂解汽油加氫精制的方法。
背景技術
裂解汽油在乙烯工業就其產量而言是僅次于乙烯的第一大副產品,由C5~C9以上的數百種化合物組成,富含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組分,總芳烴含量高達72%~78%(重量)。工業上采用切割分離出C6~C8,C8和C9不同餾分段或全餾分進行兩段加氫精制,生產苯,甲苯,二甲苯,汽油調和油和芳烴溶劑油產品。
國外裂解汽油一段加氫工藝過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主要是在原料中加入大量洗油,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加氫除炔和二烯烴,代表性的工藝如胡德利工藝:使用的催化劑為Mo-Ni/Al2O3;此工藝的缺點是加氫工藝苛刻,能耗高,催化劑運行周期短。七十年代以后,隨著鈀系催化劑的開發成功,工業上采用鈀系催化劑和低溫、低壓加氫工藝,代表性技術有UOP、BASF、IFP。使用鈀系催化劑的不足之處在于催化劑價格高,鈀催化劑對原料中微量雜質如硫,砷,氮等較為敏感,催化劑運行不穩定,再生周期短,尤其在全餾分加氫過程中,鈀催化劑最短在一周內完全失活。因此,使用新型催化劑,開發新的使用方法尤為重要。
中國專利CN1218822A報道了一種Ni/Al2O3適用于裂解汽油餾分的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該催化劑是將鎳負載與含鋰或堿土金屬的氧化鋁載體上制得。此催化劑加氫穩定性不是很好。CN1253987A報道了一種Ni/Al2O3雙烯選擇性加氫催化劑,活性組分鎳含量為5%-30%(重量),助劑FeO含量為0.1%-5%(重量),MnO含量0.1%-5%(重量),載體為活性氧化鋁。當催化劑鎳含量<6%(重量)時,Ni幾乎與Al2O3形成NiAl2O4尖晶石結構,催化劑的加氫活性和抗硫能力很差。當Ni含量很高時,如此催化劑的Ni含量達到30%(重量),無形中增加了催化劑成本,而且過量的鎳晶相還會在使用中發生聚集,影響催化劑加氫活性。中國專利CN1056068A公開了一種用于雙烯烴選擇加氫的催化劑,主要由鎳、鈉、硫、和氧化鋁載體組成,其中氧化鋁載體是以無定形相為主的固體物質。此催化劑低溫活性仍有待改進。中國專利CN1429890A中公開了一種用于裂解汽油選擇性加氫的催化劑,其活性組分為鈀,催化劑的抗雜質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需要研究開發一種兼具良好的加氫選擇性和活性、成本低、穩定性好的裂解汽油加氫精制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裂解汽油加氫精制的方法。該方法在活性組分分散較為均勻的鎳系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將裂解汽油原料進行催化加氫反應,通過反應過程中控制反應條件來進行裂解汽油加氫精制從而獲得雙烯值和溴價都較低的下游精制原料。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裂解汽油加氫精制的方法,包括在鎳系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將裂解汽油原料進行催化加氫反應來獲得下游精制原料,其中,鎳系催化劑包括氧化鋁-氧化鈦復合物與ZSM-5構成的復合載體以及負載在所述復合載體上的氧化鎳,且在所述鎳系催化劑中,氧化鎳的含量基于所述催化劑的重量為12%-20%。優選在所述鎳系催化劑中,氧化鎳的含量基于所述催化劑的重量為14%-18%。
根據本發明方法,在所述復合載體中,ZSM-5占30重量%-70重量%,氧化鋁-氧化鈦復合物占30重量%-70重量%。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氧化鋁-氧化鈦復合物中,氧化鋁與氧化鈦的重量比為2.3-5:1。優選氧化鋁與氧化鈦的重量比為4:1。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鎳系催化劑的比表面90-260m2/g,孔容為0.5-1.5ml/g。
根據本發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鎳系催化劑進行預處理的步驟:包括將鎳系催化劑在450℃恒溫條件下在氫氣介質中還原10個小時,還原反應壓力為常壓。
本發明中,所述催化加氫反應為一段式反應。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催化加氫反應在等溫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932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保健葡萄酒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抗結焦裂解爐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