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造圈蓋路頂面齊平牽拉力結構檢查井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88180.0 | 申請日: | 2014-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4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基壢;王潤基;王寧;王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基壢;王潤基;王寧;王鳳 |
| 主分類號: | E02D29/12 | 分類號: | 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造 圈蓋路頂面齊平 牽拉 結構 檢查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查井,更準確地說,涉及一種圈蓋路頂面齊平的牽拉力結構檢查井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牽拉結構的檢查井,首先將井圈埋與道路內,使井圈卡在地面中,當汽車碾壓井蓋時,井蓋將壓力傳送給井圈,由于井圈下方為中空,壓力都集中在支撐井圈的井壁上,使井壁因收到的壓力產生朝向井壁壓縮方向的位移,從而對路面產生牽拉力,使路面破損,從而產生“下沉爛邊、爛圈、爛坑”等現象,造成路面崎嶇不平,使道路的使用壽命縮短。也因此產生了巨額的維修費用,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現有技術中的檢查井,井蓋是活動的,車輛過往時經常會聽到井蓋跳動、翻起的聲音,這樣結構的井蓋也容易丟失,從而帶來交通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建造圈蓋路頂面齊平牽拉力結構檢查井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造圈蓋路頂面齊平牽拉力結構檢查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首先在井底打上多根防沉樁,在防沉樁上建造一層鋼筋水泥砼圈梁結構層;
b、在砼結構層上砌筑井壁,所述井壁中設有豎筋、橫筋,并填滿有水泥砼砂漿;
c、將井圈、井蓋設置在井壁的上端,采用螺栓將井圈固定在井壁上端。
優選的是,所述井圈的內壁設有一圈環形凸起,該環形凸起上設有4個間隔相等的缺口;所述井蓋的下端設有立筋,所述立筋具有與缺口相對應的端頭;所述立筋的端頭和井蓋的下端面形成一U形槽結構。
優選的是,在所述環形凸起上還設有用于支撐井蓋的支撐柱。
優選的是,所述井圈的周邊有鏤空的搗實孔,搗實孔中澆筑并搗實有水泥砼和瀝青砼材料。
優選的是,所述井壁中埋有用于和螺栓配合的螺帽。
優選的是,所述井圈內壁上位于環形凸起下方的位置還設有一弧形凸起臺階,所述弧形凸起臺階上設有一道弧形軸孔,該弧形軸孔的右端設有墊圈圓槽,左端設有鎖軸和鎖頂板;井蓋邊緣設有圓孔,采用螺栓穿過該圓孔和弧形軸孔,將井蓋和井圈連接為一個整體。
優選的是,
通過本方法建造出來的檢查井,其底部設有防沉樁,井圈和井壁采用螺栓的連接方式,使得整體的結構強度大,可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下沉爛邊、爛圈、爛坑”和諸多安全隱患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本發明方法中檢查井的俯視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檢查井的剖面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取得的技術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結合具體的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建造圈蓋路頂面齊平牽拉力結構檢查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首先在井底打上多根防沉樁1,在防沉樁1上建造一層鋼筋水泥砼圈梁結構層2;這樣即使在土質不佳的地段也可筑造出硬底出來。可以首先用探鏟打出多個深槽,然后在深槽中澆筑水泥砼結構的防沉樁1,然后在防沉樁1上筑造一層鋼筋水泥砼圈梁結構層2作為圈梁。
b、在砼結構層2上砌筑井壁3,所述井壁3中設有豎筋、橫筋,并填滿有水泥砼砂漿;在砼結構層2上向上砌筑井壁3,為了保證井壁3的強度,井壁3中設有豎筋并窩有橫筋,然后澆筑成水泥砼結構。
c、將井圈7、井蓋8設置在井壁3的上端,采用螺栓5將井圈7固定在井壁3上端。本發明優選的是采用一固定在井壁7內的螺帽4,在固定井圈7的時候,螺栓5穿過井壁7內,并和螺帽4鎖在一起。采用螺帽結構的優點在于,旋轉螺帽可以精準調節井圈的高度。更加優選的是,所述井圈7的周邊設有鏤空搗實孔19,鏤空搗實孔19中澆筑并搗實有水泥砼和瀝青砼。此處的“周邊”可以理解為井圈座的位置,在此設置澆筑有水泥砼和瀝青砼的搗實孔,可以強化井圈的負載抗壓強度。
通過本方法建造出來的檢查井,其底部設有防沉樁、鋼筋水泥砼圈梁結構層,可抵御井體的下沉,井圈和井壁采用螺栓的連接方式,使得整體的結構強度大,可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爛邊、爛圈、爛坑”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基壢;王潤基;王寧;王鳳,未經王基壢;王潤基;王寧;王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81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