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86070.0 | 申請日: | 2014-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5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浩;紀玉龍;潘新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2 | 分類號: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楊威;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6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錯 板式 脈動 熱管 換熱器 | ||
1.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包括換熱器殼體以及平行設置于換熱器殼體內部的若干換熱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換熱器殼體內部中間位置處設置與換熱器殼體為一體式結構的隔板;
所述換熱片包括換熱片基片以及位于該換熱片基片兩側,與該換熱片基片焊接為一體的前蓋板與后蓋板,其中,在所述換熱片基片兩側的基片平面上均銑有用于構成蛇形熱管結構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周圍布設若干通孔,且在所述換熱片基片與上述隔板相接觸的位置處的基片為實體結構;
在上述前蓋板與后蓋板上均布設有與上述凹槽周圍布設的通孔的形狀、數量以及通孔位置一致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換熱片基片一側的基片平面上銑有用于構成蛇形熱管結構的凹槽,在所述換熱片基片另一側的基片平面上銑有與上述用于構成蛇形熱管結構的凹槽結構相同的凹槽,且使得換熱片基片一側基片平面上的凹槽的正投影與在另一側的基片平面上凹槽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片包括兩種結構形式,兩種結構形式的換熱片不同之處僅在于兩種換熱片基片上凹槽周圍布設的各個通孔的布置位置不同;且在平行組裝于換熱器殼體內部時,上述兩種換熱片相互間隔組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兩種換熱片基片上的通孔的布置位置為相互錯開的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殼體的上端部設置可開合的上蓋板;所述的上蓋板一端以鉸接形式固定在換熱器殼體的上端部,上蓋板的另一端能夠以鉸接軸為中心自由開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片可拆卸設置于換熱器殼體內部;在所述換熱器殼體的上端部與隔板上均平行設置有若干便于換熱片抽插的,且與所述換熱片尺寸一致的換熱片插槽;在所述熱器殼體下底部平行銑有若干用于承載換熱片的凹槽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換熱器殼體的上端部的換熱片插槽、隔板上的換熱片插槽、上述熱器殼體下底部的凹槽結構均與所述換熱器殼體兩側內壁面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且相鄰的換熱片插槽或者凹槽結構與所述換熱器殼體任一側內壁面之間的間隔呈左右交錯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殼體的上端部與各個換熱片相接觸的位置處以及所述隔板與各個換熱片相接觸的位置處均開有多道用于承裝密封圈的密封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的工作介質適用于蒸餾水、甲醇、無水乙醇、丙酮、氟利昂、納米流體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組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板式脈動熱管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殼體由不銹鋼制成,且在換熱器殼體外部包有一層由聚苯乙烯擠塑式保溫板制成的絕熱板;所述的換熱片和隔板由銅板制成,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膠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事大學,未經大連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60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