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86004.3 | 申請日: | 2014-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9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宮占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宮占風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31/14;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流行性出血熱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廣,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極大。世界上人類病毒性出血熱共有13種,根據該病腎臟有無損害,分為有腎損及無腎損兩大類。由于特異性血清學診斷的確立及病原學的解決,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定名為腎綜合征出血熱。現我國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名。傳播途徑:(1)呼吸道;(2)消化道;(3)接觸傳播;(4)母嬰傳播;(5)蟲媒傳播。中醫認為:為邪從外入,上侵于肺,流伏于下,毒害腎陰,郁久勢張,毒邪外發,正邪相抗,形成勝負轉化過程。邪郁衛分、熱在氣分、熱瘀阻閉。
發明內容
該發明中藥的有益效果是:清熱解毒、涼血,祛除燥熱,減少皮膚出血、改善腎功能,排出毒素。臨床常根據不同癥型辨證施治。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好、療程短、治愈率高,且無毒副作用的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
為實現以上目的,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芩6~9g、柴胡2~4g、燈心草1~3g、艾片0.5~1g、石吊蘭1~3g、布渣葉6~9g、龍脷葉5~9g、四季青6~8g、臭靈丹草6~8g、綿馬貫眾6~8g、生地黃6~9g、苦木葉2~3g、槐花5~8g、車前草6~9g。
本發明中藥中的黃芩根是一種草藥,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現代研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變態反應,保肝、利膽、抗氧化的功效。配柴胡通調理表。燈心草味甘、淡,性微寒。歸心、肺、小腸經。功能與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綱目》:降心火,止血,通氣,散腫,止渴。艾葉味辛、苦,性微寒。歸心、脾、肺經。功能與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于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瑟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石吊蘭味苦,性溫,歸肺經。化痰止咳、軟堅散結。布渣葉消食化積、清熱利濕。龍脷葉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功能與主治:潤肺止咳,通便。用于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四季青味苦、澀,性涼。歸肺大腸、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脅痛,熱淋;外治燒燙傷,皮膚潰瘍。臭靈丹草味辛、苦,性寒;有毒。歸肺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用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綿馬貫眾味苦,性微寒。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驅蟲。用于蟲積腹痛,瘡瘍。崩漏。生地黃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功能與主治: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本草發揮》:潔古云:生地黃性寒,味苦。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治少陰心熱在內。苦木葉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清熱,祛濕,解毒。用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腹瀉下痢,濕疹,瘡癤,毒蛇咬傷。車前草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用于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入血斂降,體輕微散;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主治腸風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頭痛,目赤腫痛,喉痹,失音,癰疽瘡瘍以上藥物相配、相得益彰。
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經過多年臨床應用驗證,有效率為90%以上,治愈率8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病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芩6~9g、柴胡2~4g、燈心草1~3g、艾片0.5~1g、石吊蘭1~3g、布渣葉6~9g、龍脷葉5~9g、四季青6~8g、臭靈丹草6~8g、綿馬貫眾6~8g、生地黃6~9g、苦木葉2~3g、槐花5~8g、車前草6~9g。
實施例2:一種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藥物:黃芩9g、柴胡4g、燈心草2g、艾片0.5g、石吊蘭2g、布渣葉6g、龍脷葉6g、四季青6g、臭靈丹草6g、綿馬貫眾6g、生地黃9g、苦木葉2g、槐花6g、車前草8g。
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資料:本發明的中藥,多年來臨床上應用治療流行性出血熱6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18-62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宮占風,未經宮占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60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肺膿腫的藥物組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中藥避孕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