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藥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79452.0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1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洛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洛嘉 |
| 主分類號: | A61J1/20 | 分類號: | A61J1/20;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6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藥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藥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軟體輸液瓶配藥處置方法一般由處置人員使用一次性使用配藥器抽吸軟體輸液瓶內少量液體注入粉針劑藥瓶中,待針劑瓶內藥粉溶解后,再抽回到一次性使用配藥器中,最后將藥液注入到輸液瓶內,上述配藥方法存在藥液易污染、浪費、操作繁雜且一次性使用配藥器上針尖容易刺傷人等不足。一種簡易單通道配藥器(申請號:201220240075.3)改變了傳統配藥模式,但該配藥器在使用中存在軟體輸液瓶和針劑藥瓶易從置換針上滑脫的問題;連續配多瓶針劑藥,每次拔針劑藥瓶時置換針易從軟體輸液瓶處分離的問題;因無保護套,一端置換針插入軟體輸液瓶或針劑藥瓶時另一端置換針容易傷人且易受到污染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體輸液瓶與針劑藥瓶相連接的配藥連接器。連接好配藥連接器后反復擠壓松弛軟體輸液瓶外壁,利用軟體輸液瓶與針劑藥瓶之間的壓力變化與藥液自身重力促使藥液在軟體輸液瓶與針劑藥瓶間相互流動。配藥連接器的兩端瓶塞穿刺器通道口處有防脫錐,可以保證軟體輸液瓶與針劑藥瓶在配液過程中不易從瓶塞穿刺器上滑脫。用手指捏住中間部位的握指器可選擇性地拔下任意一端藥瓶。兩端設有保護套,可以防止瓶塞穿刺器傷人,也可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配藥連接器的兩端是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內部是貫通的空心通道,兩端通道口處設有防脫錐,中間部位有握指器,兩端瓶塞穿刺器上安裝有保護套。
所述的瓶塞穿刺器在通道口處設有防脫錐,防止軟體輸液瓶或針劑藥瓶滑脫。貫通的空心通道可以保證在擠壓軟體輸液瓶時藥液能在軟體輸液瓶和針劑藥瓶間相互流動。用手指捏住中間部位的握指器可選擇性地拔下任意一端的藥瓶。兩端的保護套一是可以防止一端瓶塞穿刺器插入軟體輸液瓶或針劑藥瓶時另一端瓶塞穿刺器傷人,二是也能防止其受到污染。
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配藥連接器與傳統的一次性使用配藥器配藥方法相比:節約藥液且不易受到污染,操作過程簡單且針尖不易傷害處置人員。與另一種簡易單通道配藥器(申請號:201220240075.3)相比:解決了其在使用中存在的軟體輸液瓶和針劑藥瓶易從置換針上滑脫的問題;連續配多瓶針劑藥,每次拔針劑藥瓶時置換針易從軟體輸液瓶處分離的問題;一端置換針插入軟體輸液瓶或針劑藥瓶時,另一端置換針容易傷人且易受到污染的問題。本發明配藥連接器是一次真正的傳統軟體輸液瓶配藥處置方法的變革。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配藥模式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配藥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1、圖3-2、圖4-1、圖4-2分別為本發明配藥方法順序示意圖
圖中:A-軟體輸液瓶;B-針劑藥瓶;C-一次性使用配藥器;1-瓶塞穿刺器;2-通道口;3-防脫錐;4-握指器;5-保護套;6-空心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傳統配藥模式示意圖。配藥時的處置方法由處置人員使用一次性使用配藥器C抽吸軟體輸液瓶A內少量液體注入針劑藥瓶B中,待針劑瓶B內藥粉溶解后,再抽回到一次性使用配藥器C中,最后將藥液注入到軟體輸液瓶A內。在上述配藥方法中,一次性使用配藥器C的針尖始終暴露在空氣中,存在藥液易受污染的問題;抽取藥液不凈,易造成藥液浪費;操作繁雜且針尖容易傷害處置人員等不足。
圖2為本發明配藥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配藥連接器的兩端是瓶塞穿刺器1,瓶塞穿刺器1內部是貫通的空心通道6,通道口2處設有防脫錐3,中間部位有握指器4,兩端安裝有保護套5。瓶塞穿刺器1在通道口2處設有防脫錐,防止軟體輸液瓶A或針劑藥瓶B滑脫。貫通的空心通道6可以保證在擠壓軟體輸液瓶A時藥液能在軟體輸液瓶A和針劑藥瓶B間相互流動。用手指捏住中間部位的握指器4可選擇性地拔下任意一端的藥瓶。兩端的保護套5一是可以防止一端瓶塞穿刺器1插入軟體輸液瓶A或針劑藥瓶B時另一端瓶塞穿刺器1傷人,二是也能防止其受到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洛嘉,未經張洛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94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