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79132.5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10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尹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9/08 | 分類號: | A01K6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35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殖 水面 誘捕 淡水 鯧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特別是一種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屬于捕魚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淡水白鯧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淡水白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是我國擴大池塘養殖對象,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方面的一種有價值的魚類,幼魚階段還可作觀賞魚。
目前,人們在捕撈淡水白鯧魚種類時,一般都是使用傳統的拉網、拖網、旋網、抬網等捕魚工具,但是,由于所屬水域中的水域底床結構復雜、水面中的水草從多等障礙物的限制,加之魚類的生理生活習性不同,所述南北氣候的溫差不同,水庫、大河、大湖、養殖水面所存在的水質不同,溫差各有差別,水體結構與形狀結構的深淺不同,即造成各水域的魚類覓食等情況也各有不同,使用傳統的工具捕撈養殖水面的魚類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捕撈效果,所以在籠具、網具、裝置與網箱設計使用上也要略有不同,在捕魚工具使用上,應根據各種魚類的采食習性、聲傳原理及活動規律,選擇適用于捕撈效果理想的籠具、網具、裝置、網箱等才能達到方便、快捷、理想的捕撈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捕獲量高、捕撈效果好的一種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克服現有網具在捕撈淡水白鯧魚時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包括有網片墻圍成的喂魚箱,所述喂魚箱有網片墻四面包圍,在喂魚箱正面網片墻上面設置有推拉門,所述推拉門兩端的中部分別連接有一根推拉門繩,推拉門在推拉門繩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喂魚箱后面網片墻外側面連接有儲魚袋,所述儲魚袋有上下網綱繩連接固定并有三個鋼條支撐圈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上面,在喂魚箱后面網片墻上設置有儲魚袋進魚口,所述儲魚袋進魚口上連接有內倒須,內倒須向里延伸連接有內倒須口,內倒須口有內倒須口拉繩固定,所述喂魚箱、儲魚袋之間的相互連接均有網片墻、上下網綱繩、定置樁、取魚口拉袋樁相互固定連接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發明采用先喂魚后捕魚的設計方案,讓養殖淡水白鯧魚天天在喂魚箱中吃食,并定時定量投喂餌料,由于淡水白鯧魚類每天定時在喂魚箱中都能夠吃到豐富的魚飼料,淡水白鯧魚類每天都會按時到喂魚箱中吃食,幾十天后,即形成天然的魚訊及形成淡水白鯧魚類的公共活動區,待形成天然的魚訊后,即可做到每天一次或幾天一次捕魚,捕魚時,關閉推拉門,放下儲魚袋,淡水白鯧魚就會快速的進入儲魚袋,儲魚袋進滿淡水白鯧魚后,將儲魚袋口打開,把淡水白鯧魚倒入船倉,送到岸邊,不捕魚時,將儲魚袋存放在喂魚箱定置樁上面,第二天在喂魚箱內繼續投喂飼料,需要時在捕,本發明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具有經久耐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所捕淡水白鯧魚類不受驚嚇、淡水白鯧魚不易逃出、所捕淡水白鯧魚受傷少、捕魚量多、捕魚效果好的優點,有效地克服了現有拉網在捕淡水白鯧魚類時無法達到理想捕撈的缺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推拉門結構圖;
圖4為圖1的鋼條支撐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3、4所示,本發明養殖水面誘捕淡水白鯧魚裝置包括有網片墻51圍成的喂魚箱56,所述喂魚箱56有網片墻51四面包圍,在喂魚箱56正面網片墻51上面設置有推拉門54,所述推拉門54兩端的中部分別連接有一根推拉門繩55,推拉門54在推拉門繩55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喂魚箱56后面網片墻51外側面連接有儲魚袋61,所述儲魚袋61有上下網綱繩52連接固定并有三個鋼條支撐圈62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63上面,在喂魚箱56后面網片墻51上設置有儲魚袋進魚口57,所述儲魚袋進魚口57上連接有內倒須58,內倒須58向里延伸連接有內倒須口59,內倒須口59有內倒須口拉繩60固定,所述喂魚箱56、儲魚袋61之間的相互連接均有網片墻51、上下網綱繩52、定置樁53、取魚口拉袋樁63相互固定連接而成。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未經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91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非洲菊切花保鮮方法
- 下一篇:雙袋扣網捕魚籠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