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無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藥混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78482.X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9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4 | 分類號: | A61K36/8964;A61P13/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楊晉弘 |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無菌 前列腺炎 中藥 混合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就是一種治療無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藥混合物。
背景技術:
慢性前列腺炎并非都是因為細菌入侵引起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病灶中沒有致病菌,因此,抗菌藥物當然就沒有用武之地了。無菌性的前列腺炎一般發生在前列腺炎癥的早期,發病也不是急性的,也不能叫慢性的,是由于各種原因(不包括感染型的前列腺炎)引起,最初癥狀不是十分明顯,隨著炎癥的發展,會越來越嚴重。但此時是無菌性的前列腺炎癥,應該很好治療,但千萬不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用抗生素治療的后果是引發新的前列腺感染,即轉變成為慢性的前列腺炎了,以后治療就非常困難了。而目前對于無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除了精神療法外沒有教好的方法,從而使的患者病情加重或轉化為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對無菌性前列腺炎治療的不足,提供一種對于治療無菌性前列腺炎具有標本兼治,療效明顯,治療成本低,且沒有毒副作用的中藥混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無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藥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重要原料制成:桂枝5-10份,細辛1-5份,萆薢10-25份,烏藥5-10份,小茴香8-15份,路路通10-25份,丹參10-25份,橘核15-30份,知母3-8份,黃柏3-10份,制首烏15-30份,山茱萸10-25份,生地5-15份,熟地5-15份,菖蒲10-25份,茯苓10-30份,澤瀉10-25份,丹皮10-25份,升麻5-15份,牛膝10-25份,甘草5-10份。
配方有優選為:
桂枝6份,細辛3份,萆薢18份,烏藥6份,小茴香12份,路路通15份,丹參15份,橘核18份,知母5份,黃柏5份,制首烏25份,山茱萸18份,生地12份,熟地12份,菖蒲12份,茯苓15份,澤瀉12份,丹皮12份,升麻10份,牛膝18份,甘草6份。
制備方法:
按重量配比將上述中藥原料進行淘洗、烘干、初步粉碎,再將中藥原料粗粉放入6倍重量65%的乙醇中進行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備用,將過濾所得的藥渣放入6倍量中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煎煮1到1.5小時,合并所得煎煮液,將煎煮液與回流提取液合并后,進行減壓濃縮味密度為1.15的清膏,在?60℃的情況下噴霧干燥,而后將干燥所得粉碎至200目細粉,加入藥物制劑輔料后,進行滅菌然后制成片劑或灌裝膠囊。
服用方法:
每日服藥3次,每次服藥5-10克,連續服藥1周為一個療程。
以下是組成本發明的各中藥原料的詳細說明:
桂枝: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經。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的功效。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溫里藥,具有補元陽、通血脈、暖脾胃之功效,常與補肝腎藥、補氣血藥配伍,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肢冷脈微,與其它溫里藥配伍治療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顯的鎮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細辛:味辛,性溫。歸心、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行水,開竅等功效。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細辛既能外散風寒,又能內祛陰寒,同時止痛、鎮咳功效較佳。此外,細辛還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提高新陳代謝、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腫瘤患者化療和放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
萆薢:味苦,性微寒。入肝、胃、膀胱經。具有祛風,利濕等功效。治風濕頑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濕熱瘡毒。研究表明:山萆薢根莖中所含之薯蕷皂甙或薯蕷皂素毒甙有殺昆蟲作用。薯蕷皂甙、克拉塞林甙還有杭真菌作用。蘇聯產同屬植物高加索薯蕷對兔的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治療作用。其皂甙有擬膽堿樣作用,能擴張末梢血管、降低血壓、增強胃腸平滑肌的運動,并能升高血糖,對抗小鼠的化學性驚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腸等各種組織的通透性。
烏藥:味辛,性溫。歸肺、脾、腎、膀胱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等功效。本品的揮發油具有興奮大腦皮質、促進呼吸、興奮心肌、加速血液循環、升高血壓等作用。此外本品還具有保肝、鎮痛、抗炎、抗菌、止血、抗凝、抗組胺、抗腫瘤等作用。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活血、利氣、止痛等功效。用于胸脅院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鹽小茴香暖腎散寒止痛等癥。
路路通:味辛、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具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下乳等功效。具《常用中草藥手冊》中記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治風濕性腰痛,心胃氣痛,少乳,濕疹,皮炎等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未經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84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水電軸流式水輪機裝置
- 下一篇:噴嘴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