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氮碳共滲的曲軸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8233.0 | 申請日: | 2014-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12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增田大樹;松田英樹;山崎步見;加藤進一郎;宮崎貴大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3C8/32 | 分類號: | C23C8/32;C22C38/58;C22C38/38;C22C38/24;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氮碳共滲 曲軸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氮碳共滲的曲軸的制造方法,所述氮碳共滲的曲軸通過將貝氏體型非調質鋼進行鍛造和機械加工,并且進一步將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至少進行應變釋放熱處理和隨后的氮碳共滲處理而獲得,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包含作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質量%計:
0.15%-0.30%的C;
0.10%-1.0%的Si;
1.4%-2.0%的Mn;
0.05%-0.40%的Mo;和
0.05%-0.40%的V,并且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任選地進一步包含作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質量%計:
0.01%-0.1%的S;
0.005%-0.2%的Ti;
0.001%-0.03%的Al;
0.50%以下的Cr;
0.5%以下的Cu;和
0.5%以下的Ni,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其中至少將作為不可避免的雜質之一P的含量抑制在0.025%以下,
其中選擇所述非調質鋼以滿足:
[C]+0.27[Mn]+0.32[Cr]+0.27[Mo]+0.38[V]≥0.72,
[C]+0.01[Si]+0.09[Mn]+0.13[Cr]+0.12[Mo]+0.28[V]<0.65,和
[C]+0.11[Si]+0.11[Mn]+0.09[Cr]+0.21[Mo]+0.60[V]≥0.54,其中[M]表示元素M以質量%計的含量,和
其中進行所述應變釋放熱處理以滿足以下關于保持溫度T(℃)和保持時間t(hr)的各式:
21.6+14.2[C]+l.5[Si]+2.6[Mn]+6.5[Cr]+2.7[Mo]+1.6[V]+10-7×γh12-3.7×10-3×γh1<0.70,和
γh1=(T+273)×(20+Log(t)),
控制殘留γ的量為小于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碳共滲的曲軸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將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加熱至在1150℃以上且低于1350℃范圍內的溫度后,將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進行鍛造,然后至少將所述鍛造后的鋼在碳擴散溫度范圍內以控制為0.25℃/秒-1.50℃/秒的范圍內的冷卻速度冷卻,從而獲得小于33.0HRC的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碳共滲的曲軸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應變釋放熱處理時,將所述保持溫度T設定在400℃-600℃的范圍內并且將所述保持時間t設定在0.5小時-5.0小時的范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碳共滲的曲軸的制造方法,其中在550℃-650℃范圍內的溫度下、在氣體氣氛下進行所述氮碳共滲處理0.5小時以上,并且芯部具有270HV以上的硬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氮碳共滲的曲軸的制造方法,其中在550℃-650℃范圍內的溫度下、在氣體氣氛下進行所述氮碳共滲處理0.5小時以上,并且芯部具有270HV以上的硬度。
6.一種氮碳共滲的曲軸,其通過將貝氏體型非調質鋼進行鍛造和機械加工并且進一步將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至少進行應變釋放熱處理和隨后的氮碳共滲處理而獲得,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包含作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質量%計:
0.15%-0.30%的C;
0.10%-1.0%的Si;
1.4%-2.0%的Mn;
0.05%-0.40%的Mo;和
0.05%-0.40%的V,并且所述貝氏體型非調質鋼任選地進一步包含作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質量%計:
0.01%-0.1%的S;
0.005%-0.2%的Ti;
0.001%-0.03%的Al;
0.50%以下的Cr;
0.5%以下的Cu;和
0.5%以下的Ni,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其中至少將作為不可避免的雜質之一P的含量抑制在0.025%以下,
其中所述非調質鋼滿足以下各式:
[C]+0.27[Mn]+0.32[Cr]+0.27[Mo]+0.38[V]≥0.72,
[C]+0.01[Si]+0.09[Mn]+0.13[Cr]+0.12[Mo]+0.28[V]<0.65,和
[C]+0.11[Si]+0.11[Mn]+0.09[Cr]+0.21[Mo]+0.60[V]≥0.54,其中[M]表示元素M以質量%計的含量,和
其中將殘留γ的量控制為小于5.0%,和芯部具有270HV以上的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82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類金剛石-碳化硅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鉻合金鋼及其制造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