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驅動兩擋雙級輪邊減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7812.3 | 申請日: | 2014-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41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娟;魏朔;李洪彪;張斌;谷捷;楊波;劉丁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H3/46 | 分類號: | F16H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鵬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兩擋雙級輪邊 減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速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傳動系統的減速器。
背景技術
傳統底盤的動力傳動系統主要由發動機、變速箱、分動箱、主減速器、傳動軸等組成,通過變速箱將運動傳遞給分動箱,分動箱將運動傳遞給主減速器,然后傳動軸將運動傳遞給各個車輪,通過一個主減速器驅動車輛的各個車輪的轉動,傳動系統的各個組成機構比較復雜,他們之間的運動的傳動也比較復雜,不利于車輛的靈活布置。由于受發動機的功率限制,傳動系統的結構限制,以及多軸長距離傳動引起的效率降低的問題,無法實現6軸以上車輛的高機動性要求;由于傳動軸的設置,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車輪轉角受到限制,使得車輪轉角的直徑比較大,不利于車輛的轉彎;同時傳動車輛由于受傳動系統的結構限制,整車的車輛離地間隙小,限制了車輛的越壕和越障的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傳動結構緊湊的、傳動效率高的、布置靈活的、能夠實現每個車輪單獨傳動的電驅動兩擋雙級輪邊減速器。
本發明電驅動兩擋雙級輪邊減速器,包括一級行星減速機構和二級行星減速機構、減速器輸入軸和減速器輸出軸、外殼體和內殼體、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第一油壓操縱裝置和第二油壓操縱裝置,
所述一級行星減速機構位于所述減速器輸入軸的輸出端,所述二級行星減速機構位于所述減速器輸出軸的輸出端,
所述外殼體套裝在所述減速器的外側,所述內殼體設置在所述一級行星減速機構與所述二級行星減速機構之間,所述內殼體固定安裝在所述外殼體上,
所述第一離合器位于所述減速器輸入軸的輸入端,所述第一離合器與所述減速器輸入軸鍵連接,所述第一離合器能夠沿所述減速器輸入軸作軸向移動,所述第一離合器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油壓操縱裝置固定連接,
所述一級行星減速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輪、第一內齒圈、第一左行星架和第一右行星架,
所述第一太陽輪位于所述減速器輸入軸的輸出端且與所述減速器輸入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右行星架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太陽輪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右行星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左行星架的對應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右行星架能夠相對所述內殼體轉動,所述第一右行星架的內圓周面與所述減速器輸出軸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行星輪設置在所述第一右行星架與所述第一左行星架之間,且與所述第一太陽輪外嚙合,所述第一行星輪能夠相對所述第一行星輪軸轉動,所述行星輪軸分別貫穿所述第一右行星架與所述第一左行星架且均與所述第一右行星架、所述第一左行星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內齒圈設置在所述第一左、右行星架的外側,所述第二離合器套裝在所述外殼體與所述第一內齒圈之間,所述第二離合器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油壓操縱裝置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離合器與所述第一內齒圈鍵連接,所述第二離合器能夠沿所述第一內齒圈作軸向移動,所述第一內齒圈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行星輪內嚙合,所述第一內齒圈能夠相對所述內殼體轉動,
所述二級行星減速機構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輪、第二內齒圈、第二左行星架和第二右行星架,
所述第二太陽輪設置在所述減速器輸出軸的輸出端,所述第二太陽輪與所述減速器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二太陽輪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左行星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的對應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行星輪與所述第二太陽輪相嚙合,所述第二行星輪能夠相對所述第二行星輪軸轉動,所述第二行星輪軸均與所述第二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內齒圈套裝在第二左、右行星架的外側,并且所述第二內齒圈與所述第二行星輪內嚙合,所述第二內齒圈還與所述外殼體相連接,
所述外殼體的外側設置有第三輪轂,所述第三輪轂與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輪轂與車輪固定連接。
本發明電驅動兩擋雙級輪邊減速器,其中所述外殼體的左側外圓周面上設置有油路,所述第一油壓操縱裝置包括第一動力活塞和第一回位彈簧,所述第二油壓操縱裝置包括第二動力活塞和第二回位彈簧,所述第一動力活塞位于所述一級行星機構與所述外殼體之間,所述第二動力活塞位于所述第一動力活塞與所述外殼體之間,所述第一動力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動力活塞的左側,所述第一動力活塞與所述第二動力活塞之間形成環形油箱,所述環形油箱與所述外殼體上的油路相連通,所述第一動力活塞的左端與所述外殼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回位彈簧,所述第一回位彈簧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殼體的左端,所述第二動力活塞的左端卡在所述第一動力活塞上,所述第二動力活塞上靠近所述第一動力活塞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回位彈簧,所述第二動力活塞能夠沿所述第一動力活塞左右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78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