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心腔內除顫導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7809.1 | 申請日: | 2014-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8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小野寺泰;堀內修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N1/39 | 分類號: | A61N1/39;A61B5/0402;A61B5/04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艷君;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心腔內 導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心腔內導管除顫系統,更詳細而言,涉及具備插入到心腔內的除顫導管、對該除顫導管的電極施加直流電壓的電源裝置、以及心電計的導管系統。
背景技術
作為去除心房纖顫的除顫器,已知體外式除顫器(AED)。
在利用AED的除顫治療中,通過在患者的體表安裝電極片并施加直流電壓,來對患者的體內提供電能。此處,從電極片流到患者的體內的電能通常是150~200J,其中的一部分(通常,幾%~20%左右)流到心臟而用于除顫治療。
但是,在心臟導管術中容易引起心房纖顫,在該情況下也需要進行電除顫。
然而,通過從體外供給電能的AED,難以對發生纖顫的心臟高效地供給電能(例如10~30J)。
即,在從體外供給的電能中流到心臟的比例少的情況(例如幾%左右)下,無法進行充分的除顫治療。
另一方面,在從體外供給的電能以高比例流到心臟的情況下,還具有心臟的組織有可能受到損傷的顧慮。
另外,在利用AED的除顫治療中,在安裝了電極片的體表容易產生燒傷。并且,如上所述,在流到心臟的電能的比例少的情況下,反復進行電能的供給,從而燒傷的程度變重,對于接受導管術的患者而言成為相當的負擔。
鑒于這樣的事情,本發明者們提出一種導管除顫系統,該導管除顫系統具備除顫導管,其被插入至心腔內來進行除顫;電源裝置,其對該除顫導管的電極施加直流電壓;以及心電計,其中,除顫導管具備:絕緣性的管部件;第1DC電極組,其由安裝在該管部件的前端區域的多個環狀電極構成;第2DC電極組,其由與第1DC電極組向基端側隔開間隔地安裝在管部件的多個環狀電極構成;第1引線組,其由前端與構成所述第1DC電極組的電極分別連接的多個引線構成;以及第2引線組,其由前端與構成所述第2DC電極組的電極分別連接的多個引線構成,電源裝置具備:DC電源部;導管連接連接器,其與所述除顫導管的第1引線組以及第2引線組的基端側連接;心電計連接連接器,其與所述心電計的輸入端子連接;運算處理部,其根據外部開關的輸入來對所述DC電源部進行控制,并且具有來自該DC電源部的直流電壓的輸出電路;以及切換部,其由1電路2接點的切換開關構成,公共接點連接導管連接連接器,第1接點連接心電計連接連接器,第2接點連接運算處理部,在通過除顫導管的電極(構成第IDC電極組和/或第2DC電極組的電極)測定心電位時,在切換部選擇第1接點,來自除顫導管的心電位信息經由電源裝置的導管連接連接器、切換部以及心電計連接連接器被輸入到心電計,在通過除顫導管進行除顫時,通過電源裝置的運算處理部,切換部的接點被切換到第2接點,從DC電源部經由運算處理部的輸出電路、切換部以及導管連接連接器,對除顫導管的第1DC電極組和第2DC電極組施加相互不同極性的電壓(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根據專利文獻1所述的除顫導管系統,能夠在心臟導管術中對發生心房纖顫等的心臟可靠地供給除顫所需且充分的電能。另外,也不會在患者的體表產生燒傷且侵襲性也少。
另外,在不需要除顫治療時,能夠將構成本發明的除顫導管用作心電位測定用的電極導管。
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導管系統中,若外部開關亦即能量施加開關被輸入,則通過運算處理部,切換部的接點從第1接點被切換到第2接點,從導管連接連接器經由切換部到達運算處理部的路徑被確保。
切換部的接點被切換到第2接點后,從接受了來自運算處理部的控制信號的DC電源部經由運算處理部的輸出電路、切換部以及導管連接連接器,對除顫導管的第1DC電極組和第2DC電極組施加相互不同極性的直流電壓。
此處,運算處理部進行運算處理并向DC電源部發送控制信號,以便與經由心電圖輸入連接器輸入的心電位波形同步地施加電壓。
具體而言,以如下的方式對DC電源部發送控制信號,即:在逐次輸入到運算處理部的心電位波形(心電圖)中檢測1個R波(最大峰值),求出其峰值高度,接下來,在從電位差到達了該峰值高度的80%的高度(觸發電平)的時刻起經過一定時間(例如,R波的峰值寬度的1/10左右的極其短的時間)之后開始施加。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專利4545216號公報
為了進行有效地除顫治療,并且不對心室造成壞影響,除顫(電壓的施加)通常與R波同步地進行。
若與T波同步地進行除顫,則招致重度的心室纖顫的危險性高,因此,必須避免與T波同步。
因此,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導管系統中,將能量施加開關輸入之后不久到達觸發電平的峰值識別為R波,使與該峰值同步地對第1電極組以及第2電極組施加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未經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78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面均可使用的止滑鋪巾墊
- 下一篇:一種新型重力靜脈輸液視聲監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