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3085.3 | 申請日: | 2014-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03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姚宗路;趙立欣;叢宏斌;朱本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3B40/00 | 分類號: | F23B40/00;F24H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2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成型 燃料 集中供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供暖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具體是以各種農作物秸稈為燃料,采用先進的半氣化燃燒方式,分步式供風燃燒,實現集中供熱的裝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供熱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倍受重視。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至今我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后到不斷完善的艱苦歷程。在我國城市燃料以煤為主的條件下,作為城市供熱的主要熱源行熱電廠、集中鍋爐房、分散鍋爐房,還有工業余熱、地熱和核能等,其中熱電廠和集中鍋爐房具有供熱量大、節約燃料、減輕污染、運營費用低、安全可靠等優點,由于集中供熱裝置易于與工業建設及居住區建設相配合,因此,近幾年來,集中供熱裝置的發展很快,時而至今,我國北方大多數城市已經具有集中供熱的設施,并且每年改建與擴建的多數民用建筑都會采用集中供熱,這勢必需要我們對集中供熱的技術、設備、管理和服務質量等設立更高的目標,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集中供熱裝置多以煤、油為燃料,燃燒過程不充分,造成能源消耗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且設備自動控制水平低、調控性能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技術背景中所述集中供熱裝置燃燒不充分、冒煙、污染嚴重、操控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提升機(1)、儲料倉(2)、控制系統(3)、循環水系統(4)、排煙管(5)、水膜除塵器(6)、生物質鍋爐(7)、生物質燃燒機(8)、輸送機(9),其特征在于,提升機(1)的頂端與儲料倉(2)上部串接,輸送機(9)前端與儲料倉(2)下部串接,輸送機(9)后端與生物質燃燒機(8)串接,生物質燃燒機(8)的后部與生物質鍋爐(7)前部固定連接,生物質鍋爐(7)頂部有循環水系統(4),生物質鍋爐(7)后端與水膜除塵器(6)上部通過U型管道相接,水膜除塵器(6)后端與排煙管(5)相接,整個裝置采用臥式安裝,受控制系統(3)統一控制。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儲料倉(2)由鋼板制成,主要由儲料倉倉體(21)、上料位計(22)、下料位計(23)組成,采用全封閉式設計,上部為長方體,下部為四棱錐體,上粗下細。儲料倉(2)頂部開口與提升機(1)出料口連接。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提升機(1)采用全封閉式設計,安裝時提升機進料口與地面平齊,出料口設計高度與儲料倉(2)頂部高度一致。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輸送機(9)采用全封閉式設計,其進料口與儲料倉(2)的出料口連接,出料口與生物質燃燒機(3)的進料口連接。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輸送機(9)由上料螺旋(91)和輸送機電機(92)組成,上料螺旋(91)由輸送機電機(91)驅動,輸送機上料速度連續可調可控。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儲料倉(2)主要由倉體(21)、上料位計(22)和下料位計(23)組成,儲料倉(2)中料位達到下限或上限位置時,蜂鳴器發出提示信號,提示管理員停止或開始上料,通過控制系統(3)發出料位預警信號。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生物質燃燒機(8)供風系統包括鼓風機(81)、換熱器(82)、引風機(83)、保溫層(84)、爐體(85)、爐排(86)、清灰門(87)、爐條(88),生物質燃燒機(8)供風量連續可調。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生物質燃燒機(8)余熱回收系統由進水管(46)、熱水管(47)和換熱器(82)等組成,進水管(46)與供熱系統回水管(45)、補水管(43)連接,通過熱水管(47)與生物質鍋爐(7)連接,實現爐體余熱回收和鍋爐冷卻。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水膜除塵器(6)安裝在供熱系統后端,與排煙管(5)連接,可除去煙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減少排放。
上述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集中供熱裝置,控制系統(3)主要由回水溫度儀(31)、出水溫度儀(32)、引風電機(83)、鼓風電機(81)、輸送機電機(92)等組成,采用反饋控制機制,實現對出水溫度的自動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未經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30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