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上油氣鉆井平臺用直流電纜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72890.4 | 申請日: | 2014-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8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趁芬;何成龍;何源;佘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 |
| 主分類號: | H01B7/18 | 分類號: | H01B7/18;H01B7/40;H01B7/282;H01B7/29;H01B7/17;H01B7/28;C08L27/24;C08L69/00;C08L55/02;C08L23/28;C08L23/08;C08K13/06;C08K9/04;C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上 油氣 鉆井平臺 直流 電纜 | ||
1.一種海上油氣鉆井平臺用直流電纜,包括有纜芯,其特征在于:纜芯包括有V形橡膠骨架,所述的V形橡膠骨架的上方置有一根扇形的主導體,主導體外擠包有氟塑料絕緣層,V形橡膠骨架的下方置有兩根動力線芯、三根控制線芯,動力線芯包括有包裹有聚烯烴絕緣層的動力導體,控制線芯包括有包裹有硅橡膠絕緣層的控制導體,纜芯外依次包裹有阻水帶繞包層、鋁塑復合帶縱包層、高密度聚乙烯內護套、外護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油氣鉆井平臺用直流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護套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氯化聚氯乙烯?60-80、2,2-雙(4-羥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15-2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20、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16-22、偏苯三酸三辛酯12-18、氯化石蠟?5-10、蓖麻油酸鋅?3-5、硬脂酸鈣2-4、五氧化二銻?4-6、活性碳酸鈣10-15、沉淀硫酸鋇5-10、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5-3.5、改性復合礦物填料15-20、抗氧劑168?0.3-0.6;
所述改性礦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如下:a、按重量比5-10:3-6:2-4:1稱取硅灰石、高嶺土、葉臘石、鋁礬土混合均勻,粉碎,過200-300目篩,650-750℃煅燒20-30min,自然冷卻至室溫;b、將上述煅燒處理的復合礦物填料加水打漿制成濃度為35-45%的懸浮液,用濃度為15-20%的鹽酸溶液調節PH至4-5,水浴加熱至70-80℃,1500-2000rpm高速研磨10-15min,然后用濃度為10-1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中性,靜置20-30min,過濾,濾渣用蒸餾水洗滌2-3次,烘干后加入混合機中,在500-1000rpm高速攪拌下,取相當于復合礦物填料重量3-5%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0.5-1%的雙(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撐鈦酸酯、?2-4%的聚馬來酸混合均勻后以霧狀或液滴態緩緩加入復合礦物填料中,在40-60℃溫度下攪拌10-20min,烘干;c、取相當于復合礦物填料重量40-50%的氯化聚乙烯、15-25%的乙烯-丙烯酸正丁酯-羰基三元共聚物、5-10%的環氧大豆油、3-6%的乙撐雙硬脂酰胺、1-2%的二巰基乙酸異辛酯二正辛基錫與步驟b處理的復合礦物填料混合均勻后一同投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然后擠出造粒,自然冷卻至室溫,即為改性復合礦物填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油氣鉆井平臺用直流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護套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氯化聚氯乙烯、2,2-雙(4-羥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投入捏合機內混合均勻,然后加入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偏苯三酸三辛酯攪拌片刻,待增塑劑被基本吸收后,加入蓖麻油酸鋅、硬脂酸鈣、季戊四醇硬脂酸酯,靠摩擦熱使料溫升到80-90℃,再加入余下原料,料溫升至100-110℃時,將料卸到冷卻混合機中降溫,至45-50℃以下時出料;
(2)將上述捏合好的原料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螺桿轉速50-80r/min,加工溫度為150-200℃;
(3)經計量后包裝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未經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289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