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送滾筒、輸送單元及印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1772.1 | 申請日: | 2010-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50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齊藤功一;大野克德;小澤健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13/076 | 分類號: | B41J13/0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陳海紅;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滾筒 單元 印刷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010113050.2、申請日為2010年2月8日、發明創造名稱為“輸送滾筒、輸送單元及印刷裝置”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送滾筒、輸送單元及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印刷裝置已經提供了各種打印機。就這種打印機而言,其構成為,將紙張等的記錄介質通過輸送滾筒(送紙滾筒)及從動滾筒輸送至印刷部,在此印刷之后,通過出紙滾筒(驅動滾筒)及其從動滾筒(鋸齒狀刻紋滾筒)將記錄介質送出。
在這種打印機中,輸送滾筒和從動滾筒之間夾持紙張,通過在該狀態下進行旋轉驅動,就使紙張向與滑架的移動方向正交的副掃描方向進行移動。從而,因為要將紙張準確度良好地輸送到記錄位置上,再按照印刷速度依次送入,所以人們要求較高的輸送力。
因此,為了使輸送滾筒保持較高的摩擦力,在專利文獻1中公示出一種在金屬制圓桿的圓周面,通過沖孔加工來形成多個突起的技術。
不過,采用該技術時,因為要在軸狀(圓柱狀)的表面沿著圓周方向形成突起,所以存在作業性不佳之類的問題。另外,因為使用實心的材料,所以還存在成本增高之類的問題。
在這種背景之下,在專利文獻2中以成本減低為目的,提出了一種對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使之成形為圓筒狀(中空狀)的軸(圓筒軸),使用該圓筒軸來取代實心的金屬制圓桿件的方案。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27104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89496號公報
但是,特別是在為了謀求成本減低、輕質化,而想要將上述專利文獻2中提出的那種圓筒狀軸用于輸送滾筒時,難以對其附加較高的摩擦力。
例如,雖然可以考慮通過壓力加工來擊打表面,如同上述專利文獻1那樣形成突起,但是那種情況下,因為是中空,所以容易產生變形,特別是力集中于在進行過彎曲加工時所形成的接縫,容易產生變形。
另外,這種形成接縫后的圓筒狀軸不僅僅是加工時,在使用時(驅動時),當施加了外力時也容易發生變形。也就是說,若在驅動時等施加了外力,則該外力例如向使形成于接縫中的間隙收窄的方向起作用,因此滾筒主體會發生變形。于是,因這種變形而產生輸送不穩定,其結果為,會引起印刷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實現成本減低、輕質化,而且還防止輸送不穩定的優良的輸送滾筒、使用該輸送滾筒的輸送單元以及印刷裝置。
本發明的輸送滾筒其特征為,具備:滾筒主體,其中,通過壓力加工使一對端面相對,形成為圓筒狀;和高摩擦層,其設置于上述滾筒主體的表面,含有無機微粒;上述滾筒主體形成有上述一對端面分離而成的接縫,上述無機微粒的平均粒徑小于等于上述滾筒主體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一對端面之間的距離。
根據該輸送滾筒,由于使用通過壓力加工而形成為圓筒狀的滾筒主體,因而與使用實心圓桿件的情形相比,能夠實現成本減低及輕質化。另外,由于在滾筒主體的表面,設置含有無機微粒的高摩擦層,因而能利用該高摩擦層,發揮良好的輸送力。
再者,由于上述無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小于等于滾筒主體的接縫的外周面側的上述一對端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外周面側的間隙的寬度)的大小,因而當在滾筒主體的表面設置無機微粒而形成了高摩擦層時,無機微粒的一半以上進入在上述接縫處所形成的間隙內,并且其一部分停留在該間隙內。從而,通過在接縫處填充無機微粒,即便在使用時等施加外力、該外力向使接縫的間隙收窄的方向起作用,也由無機微粒對抗該力,所以滾筒主體的變形得到抑制。因而,能防止因這種變形引起的輸送不穩。
另外,由于在形成了高摩擦層時,形成于滾筒主體的接縫的間隙由無機微粒堵塞,因而此后再配設到接縫上的無機微粒不會進入接縫的間隙內,而堆積在其上。從而,不存在因形成于上述接縫的間隙而在滾筒主體形成槽的情況,由此也能防止輸送不穩。也就是說,若在滾筒主體形成了因上述接縫的間隙而產生的槽,則在送紙時該槽與紙張接觸時,會產生和其他面接觸時不同的接觸阻力,其結果為,因輸送速度不同而產生輸送不穩,但是根據本發明,因為如上所述不形成槽,所以還能防止輸送不穩。
另外,優選的是,在上述輸送滾筒中,上述接縫處的上述一對端面之間的距離形成為,相對于上述滾筒主體的外周面側而言,內周面側形成得較窄,上述無機微粒的平均粒徑比上述滾筒主體的內周面側的上述一對端面之間的距離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17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的血管抑素滴眼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傷口愈合膏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