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71648.5 | 申請日: | 2014-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03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魏昕;楊麗;奚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69/12 | 分類號: | B01D69/1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符彥慈,董琪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親水性 復合 超濾膜 方法 | ||
1.一種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與高分子制膜料一起溶解在成膜液中,向成膜液中加入引發劑,引發自由基聚合反應并在成膜液中生成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該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親水性強且帶荷負電,在成膜液中易于分散和溶解;
所述含有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的成膜液,采用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方法制備成復合超濾膜,使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嵌入到膜結構中,引入的各種親水性和帶電官能團不易流失;
當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方法中使用的制膜設備為平板刮膜設備時,制備得到平板復合超濾膜;
當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方法中使用的制膜設備為中空纖維紡絲設備時,制備得到中空纖維復合超濾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電復合超濾膜指荷負電復合超濾膜。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油溶性引發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嵌入到膜結構中是指:成膜后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嵌入在膜壁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的成膜液的具體配置步驟為:
第一步,將添加劑單體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有機溶劑中,使其充分溶解,制成含有添加劑單體的有機溶液;
所述添加劑單體為丙烯酰胺、丙烯酸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單體之間為任意比例;
所述有機溶劑為二甲基乙酰胺、氮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配比任意;
第二步,將高分子制膜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含有添加劑單體的有機溶液中,控溫常溫~90℃并且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一定配比的成膜液;
所述高分子制膜材料為聚砜、聚醚砜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種;
第三步,在第二步制備得到的成膜液中加入油溶性引發劑,引發自由基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完成含有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的成膜液的配制;
所述油溶性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二異丙苯和過氧化二酯類引發劑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配比任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高分子制膜料以及有機溶劑的質量比范圍為(0.1-5):(12-22):10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的成膜液的具體配置步驟為:
第一步,將添加劑單體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有機溶劑中,使其充分溶解,制成含有添加劑單體的有機溶液;
所述添加劑單體為丙烯酰胺、丙烯酸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單體之間為任意比例;
所述有機溶劑為二甲基乙酰胺、氮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配比任意;
第二步,將高分子制膜料和其他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含有添加劑單體的有機溶液中,控溫常溫~90℃并且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一定配比的成膜液;
所述高分子制膜材料為聚砜、聚醚砜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其他添加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
第三步,在第二步制備得到的成膜液中加入油溶性引發劑,引發自由基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完成含有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的成膜液的配制;
所述油溶性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二異丙苯和過氧化二酯類引發劑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當為兩種以上時配比任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共聚物添加劑、其他添加劑、高分子制膜料以及有機溶劑的質量比范圍為(0.1-5):(0.1-5):(12-22):100。
9.如權利要求5或7所述的制備親水性荷電復合超濾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溶性引發劑的總質量:添加劑單體的總質量范圍是1:1000至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164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