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防麻醉后寒戰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70852.5 | 申請日: | 2014-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8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彭英華;宋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英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K9/48;A61P43/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防 麻醉 寒戰 膠囊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防麻醉后寒戰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各種麻醉方法固然使病患在鎮靜、無痛的舒適狀態下進行外科手術,但是麻醉藥物除了影響意識、改變疼痛認知程度外,也會干擾病患的正常生理功能,諸如心跳、血壓、呼吸等。
寒戰,通過骨骼肌快速節律性收縮而產熱,是機體對低體溫的代償反應。體溫低于下丘腦溫度,即可能誘發寒戰,藉以保持體溫平衡。麻醉后寒戰,先表現為外周血管收縮和中心體溫下降,即所謂“特發性全麻后寒戰”、“硫噴妥鈉樣強直”,其發生率通常在5%~65%。寒戰的危害性:①機體代謝率顯著升高,機體耗氧量增加,氧耗為通常的2~5倍,同時二氧化碳和乳酸生成增多,機體通過加強呼吸和心臟作功取得代償,心肺負荷因此增加,對危重病人可導致心肺功能衰竭。②動態心電圖證實,體溫低于35℃的病人,心肌缺血的比例明顯高于體溫正常的病人。③低溫下寒戰,血小板功能可遭損害,凝血級聯反應抑制,失血量顯著增加,輸血量增多。
麻醉后寒戰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清楚。Sessler研究認為:在麻醉狀態下,由于交感神經功能阻滯,外周血管對寒冷刺激的收縮反應減弱。這樣,體熱由中央室快速向外周室傳導(熱量再分布),中心溫度迅速下降,從而刺激機體溫度感受器而引起寒戰反應。而Rosenberg等認為,麻醉后寒戰是與麻醉后各級神經中樞恢復覺醒的速度,及先后順序不同有關,脊髓反應中樞比大腦反應中樞覺醒早,從而導致自發性肌肉顫抖,是不自主神經反射的結果。另有人認為,寒戰是因病人麻醉恢復過程中,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而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預防麻醉后寒戰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防麻醉后寒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對對參10~30份、獨花蘭6~12份、皂角刺3~10份、升麻6~12份、穿山甲3~10份、葛根6~12份、腫節風6~12份、枳茹6~12份、九節菖蒲6~12份、杜蘅1~5份、木瓜3~10份、絲瓜絡10~25份。
本發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腫節風、獨花蘭、九節菖蒲、枳茹、杜蘅粗粉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并收集揮發油后混合備用,藥渣備用;
(2)對對參、皂角刺、升麻、葛根、木瓜、穿山甲、絲瓜絡和步驟1中所得藥渣混勻加4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后以3000rpm/min離心20分鐘,取離心液,濃縮,噴霧干燥,得出初料;
(3)將步驟1中所得揮發油噴入步驟2所得初料中混勻,粉碎,過60目篩,裝膠囊而成。
其中所述的:對對參,為蘭科植物長距鳥足蘭Satyrium?nepalense?D.?Don的塊莖。性味平;甘。歸腎;心經。功可壯腰益腎。
獨花蘭,為蘭科獨花蘭Changuienia?amoena?Chien,以全草、根入藥。功可清熱、涼血,解毒。
皂角刺,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性味辛,溫。歸肝、胃經。功可消腫托毒,排膿,殺蟲。
升麻,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興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莖。性味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功可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穿山甲,為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Linnaeus的鱗甲。性味咸,微寒。歸肝、胃經。功可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
葛根,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甘、辛,平。入脾,胃經。功可解表,透疹,舒筋,生津,止瀉。
腫節風,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苦、辛、平。歸心、肝經。功可清熱涼血,活血消斑,祛風通絡。
枳茹,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tuifoliata?(L.)Raf.的樹皮屑或果皮屑。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功可息風止痙;化痰通絡。
九節菖蒲,為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Anemone?altaica?Mey.,以根狀莖入藥。性味辛,溫。功可芳香開竅,化痰,安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英華,未經彭英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708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酸堿船舶電線
- 下一篇:一種前置式水冷散熱器的電腦機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