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67952.2 | 申請日: | 2014-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0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袁新宇;劉萬火;翟永信;周軍;李瑞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瑞和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00 | 分類號: | B23B27/00;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劉勇;楊靜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消音 液壓 刀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壓刀具,尤其涉及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
背景技術
目前消音腔孔是壓縮機的必要組成部分,由于消音腔孔粗糙度要求為Rz3.2,相當于Ra0.8,粗糙度要求較高。目前在機加工領域均采用鏜車來加工消音腔孔,但是加工完成后消音腔孔的粗糙度僅達到Ra1.6-2.0,相比Ra0.8,消音腔孔的粗糙度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采用液壓工藝技術,使得消音腔孔的粗糙度達到要求,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包括主軸動力頭、鎖緊卡盤和刀具本體,主軸動力頭通過升降桿與鎖緊卡盤相連,刀具本體由鎖緊卡盤鎖緊,主軸動力頭上安裝同升降桿相連的液壓驅動裝置相連,升降桿在液壓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帶動刀具本體下降到消音腔孔內進行加工;刀具本體包括圓柱形刀體和多個設置在刀體下部的圓柱形刀具,在刀體下部開設多個沿其軸向布置的凹槽,凹槽貫穿刀體下端面,刀具從刀體下端面插入凹槽,并使刀具側壁局部由凹槽內冒出刀體側壁,刀體下端面安裝抵擋刀具的端蓋,刀具兩端分別轉動安裝在刀體和端蓋上。
優選地,刀具兩端均設有分別同刀體和端蓋相連的轉動座,轉動座包括設置在柱形刀具兩端的桿體以及套裝在桿體上的軸承。
優選地,刀具的高度為刀體高度的0.1-0.3倍。
優選地,刀具稍凸出刀體的外圓周0.1-1cm。
本發明改變以往鏜車消音腔孔時采用移動壓縮機工件的操作方式,主軸動力頭帶動升降桿旋轉,主軸動力頭上的液壓驅動裝置驅動升降桿上升或下降,從而實現刀具在消音腔孔內進行移動加工;主軸動力頭在帶動刀體旋轉的同時,刀體在液壓驅動裝置的作用下下降,刀具在消音腔孔內壁上發生轉動。本發明采用垂直加工方式,降低了前道工序的要求,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不僅保證零件尺寸的一致性,而且消音腔孔的粗糙度也達到了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圖1中刀體的局部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圖1中刀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圖1中刀體的局部仰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圖1中刀具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4,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加工消音腔孔的液壓刀具,包括主軸動力頭1、鎖緊卡盤3和刀具本體7,主軸動力頭1通過升降桿2與鎖緊卡盤3相連,刀具本體4由鎖緊卡盤3鎖緊,主軸動力頭1上安裝同升降桿2相連的液壓驅動裝置5相連,升降桿2在液壓驅動裝置5的驅動下帶動刀具本體4下降到消音腔孔內進行加工;刀具本體4包括圓柱形刀體41和多個設置在刀體下部的圓柱形刀具42,刀具42的高度為刀體41高度的0.1-0.3倍,在刀體41下部開設多個沿其軸向布置的凹槽45,凹槽45貫穿刀體41下端面,刀具42從刀體41下端面插入凹槽45,并使刀具42側壁局部由凹槽45內冒出刀體41側壁,刀體41下端面安裝抵擋刀具42的端蓋6,刀具42兩端分別轉動安裝在刀體41和端蓋6上,刀具42稍凸出刀體41的外圓周并與消音腔孔相接觸,刀具42稍凸出刀體41的外圓周0.1-1cm。
其中,參照如4,刀具42兩端均設有分別同刀體41和端蓋6相連的轉動座,轉動座包括設置在柱形刀具兩端的桿體43以及套裝在桿體上的軸承44。
本發明工作原理如下:主軸動力頭1帶動升降桿2旋轉,主軸動力頭1上的液壓驅動裝置5驅動升降桿2上升或下降,主軸動力頭1在帶動刀體41旋轉的同時,刀體41在液壓驅動裝置5的作用下下降,刀具42在消音腔孔內壁上發生轉動,從而實現刀具42在消音腔孔內進行加工。本發明改變以往鏜車消音腔孔時采用移動壓縮機工件的操作方式,采用垂直加工方式,降低了前道工序的要求,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不僅保證零件尺寸的一致性,而且消音腔孔的粗糙度也達到了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瑞和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蕪湖瑞和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679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