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痛經貼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66986.X | 申請日: | 2014-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33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筠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筠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P15/00;A61K35/2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劉梅芳 |
| 地址: | 541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痛經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痛經貼。
背景技術
痛經(dysmenorrhea)是一種婦女常見的癥狀,指的是在月經來潮時出現(xiàn)小腹部痙攣性疼痛,美國165例大學生17~19歲中出現(xiàn)月經期痛經者占71.6%,大多數(shù)從月經來潮第一天開始,平均持續(xù)疼痛為2天,60%訴至少有一次劇痛,13%訴至少一半時間有劇烈疼痛,約有42%不能堅持上課。發(fā)現(xiàn)初潮早、經期長者痛經的程度較嚴重,吸煙者持續(xù)更痛。
痛經又可分為原發(fā)性痛經與繼發(fā)性痛經兩種,原發(fā)性痛經指的是從月經初潮時即有痛經以后每次來潮均出現(xiàn)反復疼痛,繼發(fā)性痛經指的是初潮開始有一個階段在月經來潮前后并不感到疼痛,以后逐步出現(xiàn)腹痛,并逐漸加劇。常并發(fā)不孕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癥與生殖道炎癥。
現(xiàn)有產品中治療婦女痛經的產品比較多,主要是口服劑,有中藥也有西藥如去痛片等,雖然緩解和治療效果比較好,但它們需要每天服藥三次、還要長期服用,對患者的身體肝腎加重負擔。如何能緩解和治療痛經,又不影響身體的肝腎功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利用傳統(tǒng)的藥方來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無需口服就能夠很好緩解和治療痛經的貼劑,對這種產品原料易得、制作方法筒便,能夠活血調經,行氣止痛,特別適合于氣血凝帶、小腹脹痛和經期疼痛有明顯療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無需口服就能夠很好緩解和治療痛經的貼劑,根據(jù)中醫(yī)對痛經一癥的認識機理,利用傳統(tǒng)的藥方,本發(fā)明原料易得、制作方法筒便,能夠活血調經,行氣止痛,特別適合于氣血凝帶、小腹脹痛和經期疼痛有明顯療效。?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痛經貼,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附子8-12份、玄胡10-15份、香附10-13份、白芷8-12份、五靈脂6-8份、獨活8-12份、當歸10-15份、川芎6-10份、木瓜10-15份、肉桂12-16份、枳殼10-12份。
一種痛經貼,是由下列優(yōu)先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附子10份、玄胡12份、香附11份、白芷10份、五靈脂7份、獨活10份、當歸12份、川芎8份、木瓜12份、肉桂14份、枳殼11份。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中藥混合后,按照傳統(tǒng)方法制備,使用時將其貼敷于腰際和小腹,取關元穴、腎腧穴。?
上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
附子,又名烏頭,別名:草烏、烏藥、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枳殼的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采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功效與作用是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樹、大桂、辣桂、平安樹、中國桂皮,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功能主治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木瓜的別名:榠楂、木李,是木瓜樹結出的果實,可食用,也可藥用,用途廣泛,木瓜有兩大類,光皮木瓜與熱帶水果番木瓜,番木瓜是食用的,光皮木瓜是藥用,番木瓜主要產于云南、廣西,光皮藥用木瓜產于安徽、山東、河南等地,性味:味酸,性溫,無毒,木瓜深受女孩的喜愛,對減肥很有幫助,營養(yǎng)豐富,其內含有木瓜酶促進乳腺激素分泌,但不等于可以豐胸,木瓜色香味俱佳,有“嶺南果王”之稱,無論作水果之用還是煲湯,都是清心潤肺佳品,木瓜性平味甘,清心潤肺、健胃益脾,用做婦女催乳的湯品時采用未成熟的木瓜,用做潤肺健胃的湯品則采用成熟的木瓜。
香附子,原名“莎草”,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唐本草》始稱香附子,《本草綱目》列入草部芳草類,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葉如老韭葉而硬,光澤有劍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莖三棱中空,莖端復出數(shù)葉,開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細子,其根有須,須下結子一、二枚,轉相延生,子上有細黑毛,大者如羊棗而兩頭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貨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筠,未經陳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669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