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塊狀溝槽和埋層的浮動結碳化硅SBD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66403.3 | 申請日: | 2014-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1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慶文;楊帥;湯曉燕;張藝蒙;賈仁需;張玉明;王悅湖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872 | 分類號: | H01L29/872;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塊狀 溝槽 浮動 碳化硅 sbd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塊狀溝槽和埋層的浮動結碳化硅SBD器件。
背景技術
半導體材料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是以碳化硅、氮化鎵等材料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這其中尤其以碳化硅材料著稱,碳化硅材料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走入人們的研究視線,并且尤以近十幾年出現飛速的發展。碳化硅技術逐漸趨于成熟,步入市場,很多碳化硅技術都已經產業化。碳化硅材料比Si具有更優良的電學性能,這使它十分適合于高壓、大功率以及高頻等領域。而它的發展步伐已經超過其他寬禁帶半導體,比其他寬禁帶半導體有更廣泛的應用。
SiC材料禁帶寬度大,可達到3eV以上。臨界擊穿電場可達到2MV/cm以上,比。SiC材料熱導率高(4.9W/cm.K左右),并且器件耐高溫,比Si更適合于大電流器件。SiC載流子壽命短,只有幾納秒到幾百納秒。SiC材料的抗輻照特性也十分優秀,輻射引入的電子-空穴對比Si材料要少得多。因此,SiC優良的物理特性使得SiC器件在航空航天電子,高溫輻射惡劣環境、軍用電子無線通信、雷達、汽車電子、大功率相控陣雷、射頻RF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并且在未來的新能源領域有極其良好的應用前景。
浮動結結構可以將相同摻雜濃度下的器件的擊穿電壓提高近一倍,SiC浮動結器件已經在實驗室由T Hatakeyama等人首次制造成功。肖特基二極管中由于其低壓降和大電流在功率器件中被廣泛應用。為了實現更大的電流,9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SiC溝槽式的肖特基二極管(TSBD)。溝槽式的肖特基二極管大大增加了肖特基接觸的面積,實現了更低的壓降和更大的電流。
但是浮動結碳化硅肖特基二極管(SiC FJ-SBD),在器件的外延層中引入的埋層,變窄了正向導通電流的導電溝道,器件的正向導通電流變小,常規的條形埋層使浮動結處的導電溝道的占空比不高。而溝槽式SiC SBD的溝槽拐角處導致了器件在反向電壓的作用下引入峰值電場,降低了器件的擊穿電壓。
鑒于上述缺陷,本發明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創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塊狀溝槽和埋層的浮動結碳化硅SBD器件,用以克服上述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塊狀溝槽和埋層的浮動結碳化硅SBD器件,其包括金屬、SiO2隔離介質、溝槽、一次N-外延層、P+離子注入區、二次N-外延層、N+襯底區和歐姆接觸區,
所述P+離子注入區處于二次N-外延層的表面,溝槽與P+離子注入區上下對齊,形狀相同,或者與P+離子注入區上下對齊,形狀相同,浮動結采用圓形、橢圓形或六棱形的塊狀埋層。
進一步,所述溝槽與P+離子注入區形狀相同,面積相等,且溝槽與此溝槽下方的塊狀P+離子注入區的邊緣對齊。
進一步,所述的溝槽與非P+離子注入區形狀相同,面積相等,且溝槽與此溝槽下方的非P+離子注入區的邊緣對齊。
進一步,所述P+離子注入區采用圓形或橢圓形的塊狀埋層,圓形或橢圓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圓形或橢圓形、多行交錯排列的圓形或橢圓形。
進一步,所述P+離子注入區采用六棱形的塊狀埋層,六棱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六棱形、多行交錯排列六棱形和和蜂巢狀排列的六棱形。
進一步,所述P+離子注入區采用方形的塊狀埋層,方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方形、不相鄰交錯排列的方形和相鄰交錯排列的方形。
進一步,所述溝槽的深度為1~3μm。
進一步,P+離子注入區的摻雜濃度為1x1017cm-3~1x1019cm-3,厚度為0.4~0.6μm。
進一步,所述N-外延層最上端到底面的厚度為20μm,其中摻雜濃度為1x1015cm-3~1x1016cm-3,一次N-外延層的厚度為5~15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664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背面鈍化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復合材料密封圈及其制作工藝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