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推送IM信息的方法和系統、服務器以及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64457.6 | 申請日: | 2014-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25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平;龍建華;沈波;連建勇;李文奇;利填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4 | 分類號: | H04W4/14;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曾暉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送 im 信息 方法 系統 服務器 以及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互聯網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推送IM信息的方法和系統、服務器以及平臺。
背景技術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推送IM信息的示意圖。
IM服務器接收到發給用戶的IM信息,判斷該用戶是否在線,如果在線,則即時下發IM信息,如果不在線,則緩存在后臺消息庫,監測到用戶上線后,再將IM信息發送給用戶。即,用戶登錄IM客戶端,可實時接收和發送IM信息。
上述推送IM信息的處理過程中,如果IM用戶不在線,用戶是不能即時接收IM信息的,直到用戶上線后才能成功接收,即存在即時通訊不即時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問題,并因此針對所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提出一種推送IM信息的方法,包括:
IM服務器接收發給用戶的IM信息,判斷所述用戶是否在線,如果所述用戶在線,則即時下發所述IM信息;如果所述用戶不在線,則所述IM服務器將所述IM信息推送到短信平臺,所述IM信息包括內容和用戶手機號碼;
所述短信平臺通過閃信轉換指示識別所述IM信息,將所述IM信息轉換成閃信,并通過短信網關推送至用戶手機。
進一步,所述短信平臺將推送狀態反饋給所述IM服務器,其中,所述推送狀態包括推送成功和推送失敗。
進一步,所述短信平臺對于所述用戶未接收的短信,將進行有限次的下發嘗試。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提出一種推送IM信息的短信平臺,包括:
處理單元,用于接收IM服務器發送的IM信息,所述IM信息包括內容和用戶手機號碼;
推送單元,用于通過閃信轉換指示識別所述處理單元接收的所述IM信息,將所述IM信息轉換成閃信,并通過短信網關推送至用戶手機。
進一步,所述處理單元將推送狀態反饋給所述IM服務器,其中,所述推送狀態包括推送成功和推送失敗。
進一步,所述推送單元對于所述用戶未接收的短信,將進行有限次的下發嘗試。
進一步,所述推送單元對短信進行分段,通過多條短信實現下發。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提出一種推送IM信息的IM服務器,包括: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用戶是否在線;
收發單元,用于接收發給用戶的IM信息;如果所述用戶在線,則即時下發所述IM信息;如果所述用戶不在線,則將所述IM信息推送到短信平臺,所述IM信息包括內容和用戶手機號碼;
其中,所述短信平臺通過閃信轉換指示識別所述IM信息,將所述IM信息轉換成閃信,并通過短信網關推送至用戶手機。
進一步,所述收發單元還接收所述短信平臺返回的推送狀態,其中,所述推送狀態包括推送成功和推送失敗。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提出一種推送IM信息的系統,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短信平臺以及上述任一IM服務器。
本發明可以在IM用戶離線時,通過短信平臺將IM信息實時推送至用戶,解決了IM用戶接收離線信息不及時的問題。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且連同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參照附圖,根據下面的詳細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其中: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推送IM信息的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推送IM信息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的一種推送IM信息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的一種推送IM信息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推送IM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
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發明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644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