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62600.8 | 申請日: | 2014-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12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方邦江;周爽;陳寶瑾;耿赟;郭全;朱玲;沈俊逸;宋景春;俞志剛;孫麗華;王蓓;魯嬋嬋;馬智慧;凌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4 | 分類號: | A61K36/8884;A61P9/1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詩孟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腦梗死 中藥 復方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此外,本發明還涉及該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和醫藥用途。
背景技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s,WHO)近年來的統計,腦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是目前繼癌癥和心血管疾病后的危害人類生命的第三大疾病和第一大致殘疾病,每年全球有1500萬人發病,死亡率高達每年17-35%,而存活下來的病人中有3-6%的人致殘。我國腦血管病60歲以上的發病率高達30-45%,因此腦梗死以其居高不下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嚴重地威脅著人類健康,也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腦梗死,中醫稱之為“中風”,其理論淵源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中。有關腦梗死的中醫病機一般認為氣陰兩虛、瘀阻脈絡居多,并與風、火、痰、虛、瘀密切相關。導師在長期臨床中發現,腦梗死的發病主要以元氣虛損為根本,痰瘀互結、痰熱生風為病機核心。腦梗死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七”、“男子八八”,“天癸絕’,腎元虧虛,形神俱傷,可為中風的發病基礎,正如元代沈金鏊提出“元氣虛為中風之根也”,并且患者病程日久,臟腑功能減退,生化衰敗,無以奉養,元氣衰甚。痰、瘀為元氣虛所導致的中間病理產物,并且患者肥胖者眾,病延日久,“胖人多痰”、“久病必瘀”,進一步促使了痰、瘀的產生,痰瘀膠結,實為貫穿腦梗死始終的病機。痰瘀互阻致使生熱化風,風火相煽,遂發“中風”。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希望提供一種具有治療腦梗死的藥理作用,能促進腦梗死缺血腦組織的血管修復與新生的中藥復方制劑,并提供其制備方法。
根據實施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其創新點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人參6-30份,三七粉3-18份,石菖蒲6-45份,水蛭3-12份,益母草9-90份,膽南星6-45,制大黃3-30份。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前述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人參18份、三七粉9份、石菖蒲24份、水蛭6份、益母草60份、膽南星40份、制大黃18份。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前述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人參6份,三七粉3份,石菖蒲6份,水蛭3份,益母草9份,膽南星6份,制大黃3份。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前述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人參30份,三七粉18份,石菖蒲45份,水蛭12份,益母草90份,膽南星45份,制大黃30份。
根據實施例,本發明前述治療腦梗死的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人參、石菖蒲、水蛭、益母草、膽南星四味中藥納入非金屬容器內,加入2-5倍量的純凈水,攪拌均勻,浸泡,加熱至沸騰,加入制大黃,保持沸騰,分離煎出液和藥渣;
藥渣中加入2-5倍量的純凈水,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分離煎出液;
混合兩次煎出液,加入三七粉,攪拌均勻,將煎出液濃縮至80℃的相對密度為1.04-1.10,備服。
本發明采取扶持元氣為主,佐以逐瘀化痰、泄熱熄風等促進醒腦開竅之法,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為君;膽南星、石菖蒲豁痰瀉濁,已故全國名中醫學術繼承班導師、上海市名中醫、全國著名中醫專家胡建華教授認為,制南星經漂洗炮制后,雖然毒性減輕,但有效成分也隨之流失,其實膽南星經膽汁浸泡及煎煮后毒性即消失,在其數十年臨床與動物實驗中均未發現明顯的毒副反應,在臨床中也得到驗證,并且屢見奇效;三七、益母草、水蛭活血逐瘀;大黃瀉熱涼血以熄風等功效。
隨后的試驗例將證明,本發明中藥制劑能改善腦梗死大鼠神經行為和缺血腦組織病理結構,降低腦系數、腦組織含水量、腦血管通透性而緩解腦水腫。此外,本發明中藥制劑能顯著上調腦梗死大鼠腦組織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達,提示本發明中藥制劑治療腦梗死的作用機制與促進腦梗死缺血腦組織的血管修復與新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試驗例的各實驗組的Bederson評分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試驗例的各實驗組腦組織典型的TTC染色照片(圖中ABCD依次是:正常對照組、假手術組、模型組及治療組)。
圖3是根據本發明試驗例的各實驗組腦組織的梗死體積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試驗例的各實驗組腦組織典型的HE染色照片(左列200×,右列400×;圖中ABCD依次代表正常對照組、假手術組、模型組和治療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62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