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BLyS拮抗肽、含TA-Fc融合蛋白基因的質粒及TA-Fc融合蛋白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58101.1 | 申請日: | 2014-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5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劍;馮建男;沈倍奮;趙亞璁;白烏仁圖雅;冀麗軍;郝霞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7/08 | 分類號: | C07K7/08;C12N15/70;C12N15/66;C07K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陸藝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blys 拮抗 ta fc 融合 蛋白 基因 質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涉及命名為TA的BLyS拮抗肽、含TA-Fc融合蛋白基因的質粒及TA-Fc融合蛋白。
背景技術
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又稱為B細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是TNF家族中的一員。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持續合成、分泌。BAFF能夠結合B細胞表面的三種受體,B細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e antigen,BCMA),跨膜激活物和CAML結合物(Transmembrane activator and CAML-interactor,TACI)以及BAFF受體3(BR3)。受體結合BAFF后,偶聯TNF受體相關因子(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激活NF-ΚB途徑。最終,誘導抗細胞凋亡基因:Bcl-2、Bcl-xL的表達,減少成熟B細胞的凋亡。如果敲除BAFF,小鼠體內的成熟B細胞完全缺失。因此,BAFF在B細胞的發育和成熟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BLyS在B淋巴細胞活化、增殖中發揮重要作用,而B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所介導的體液免疫在眾多已發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當中處于中心地位。因此,目前認為BLyS在體內的過量表達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口眼干燥綜合征(Siogren)等病程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過量表達BLyS的轉基因小鼠出現系統性紅斑狼瘡樣癥狀(13)。臨床實驗也發現,SLE和Siogren綜合征病人的血清中,可溶性BLyS明顯高于正常人。同時,作為B細胞刺激、存活因子,BLyS及其受體參與骨髓瘤和淋巴瘤的發生和發展。因此,以阻斷BLyS生物學功能為策略,探討BLyS拮抗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細胞腫瘤疾病的研究正在國外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目前,針對BLyS的抑制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制具有中和BLyS作用的BLyS誘餌受體(decoy receptor)、抗BLyS抗體和拮抗肽(1,2)。2011年3月美國FDA批準由人類基因科學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和葛蘭士-史克(GlaxoSmithKline)公司聯合研發的抗BLyS抗體BENLYSTA(Belimumab)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這是50年來,FDA首次批準治療該類疾病的藥物。因此,BLyS拮抗劑有著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
眾多研究已經詳細闡述BLyS與受體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及關鍵氨基酸。所以,針對BLyS與其受體結合核心區域的拮抗肽也成為BLyS抑制劑的策略。我們在前期工作中探討了BLyS拮抗肽抑制BLyS的功能,初步結果顯示:合成的16個氨基酸肽體外能夠部分抑制BLyS的作用(3)。進一步通過計算機分子模建、優化設計BLyS拮抗肽,將有望提高其抑制BLyS生物學功能。為開發治療SLE和RA這類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細胞腫瘤的新藥奠定實驗研究基礎。
1.Sun J(孫劍),Lin Z,Feng J,Li Y and Shen B(2008)BAFF-targeting therapy,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Eur J Pharmacol597:1–5.
2.Sun J(孫劍),Lin Z,Feng J,Li Y and Shen B(2008)B lymphocyte stimulator,a new target for treating B cell malignancies.Chinese Medical J121(14):1319-1323.
3.Sun J(孫劍),Feng J,Li Y and Shen B(2006)A novel BLyS antagonist peptide designed based on the3-D complex structure of BCMA and BLy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46(4):1158-1162.
與抗體和誘餌蛋白等大分子拮抗劑相比,多肽具有分子量小、滲透性強、人工合成簡單、免疫原性低,毒性低和副作用少的優點。然而,多肽也存在不穩定、效率低和半衰期短的缺點。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8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再生物磁性化合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對準標記





